質量是期刊的生命線——“第三屆中國期刊質量與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隆重召開
來源: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時間:2013-05-09 22:27

2013年4月26日——4月28日,第三屆“中國期刊質量與發展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召開。這次大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全國各類各級期刊管理部門、編輯單位、研究機構、評價主體、學術團體、數據庫以及所有相關人員之間的協調與合作,通過加強期刊領域的學術研究、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大力促進我國期刊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悉,此次會議的參會代表有600余人,在地區分布和學科領域分布上都有廣泛的代表性。參會代表單位所屬地區覆蓋了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在學術類別上,參會代表來自全部65個一級學科類別(學科大類在國家2009年學科劃分標準GB/T 13745-2009的62個學科基礎上加上自然科學綜合類、醫學綜合類和社會科學綜合類3個綜合大類組成)。與會代表主要由“期刊質量大會”發起單位領導、特邀專家、各類期刊的編輯、研究和管理工作人員,以及各類圖書館、文獻情報單位的期刊訂購和管理人員,還有各級科研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等組成,代表們就期刊的質量與發展問題展開了深人研討和廣泛交流。

4月27日上午,“第三屆中國期刊質量與發展大會”在合肥市金滿樓明珠國際大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幕式。開幕式由“期刊質量大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邱均平教授主持。由本屆“期刊質量大會”執行主席、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侯正新同志致開幕詞,《華東經濟管理》雜志社主編姚維傳教授致歡迎辭。接著,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局戴齊鳴主任、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處田敬誠處長等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他們在講話中都就期刊質量的發展、期刊改革、期刊的集約化建設和加快期刊產業升級等核心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和期望。


開幕式后緊接著進行大會報告,15位報告人從學術交流、期刊質量、期刊評價、辦刊經驗等各方面探討了期刊的質量與發展問題。其中,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志民作了題為《學術交流模式的變革與期刊發展方向》的報告,他從技術發展是文明的驅動力,信息傳播、學術期刊、科技評價的演變等幾個方面作了闡述,并重點介紹了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發展經驗。隨后,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理事長顏帥、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伍軍紅等作了相關報告,對期刊質量的發展、期刊質量現狀、期刊改革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自已的見解。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期刊評價理念、評價體系及評價結果分析。他指出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期刊評價特點是將評價對象明確限定為“中國內地出版的學術期刊”,期刊評價的目的是為學術科研管理和決策服務,并采用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進行期刊的學科劃分,采用“分類評價、分級管理”,指標體系突出了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網絡影響力等。


本屆“期刊質量大會”采取大會報告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邀請期刊主管部門領導和著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外,4月28日上午,大會共安排了四個分會場進行討論,其中第一分會場是來自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山西、陜西、新疆、甘肅、內蒙古的參會代表,第二分會場是來自來自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東的參會代表,第三分會場是來自北京、河北、天津的參會代表,第四分會場是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上海、安徽、浙江、福建的參會代表,每個分會場平均150余人,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四個會場都有權威期刊編輯部典型代表、優秀論文作者發言、討論和交流等。


大會報告結束后,由大會副秘書長趙蓉英宣讀了本次大會征文的獲獎名單并頒獎。經專家評審,共有65篇論文獲獎,其中獲得一等獎的8篇、二等獎14篇、三等獎43篇。最后,山西省期刊界代表作了關于申請承辦第四屆“期刊質量與發展大會”的陳述報告,受到全體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呂紅 周毅 供稿
《中國科教評價網》 編輯發布
[發布者:qiuju]
-
精彩推薦
-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 2020-202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高校競爭力排行榜(500強)
- 機械碩士研究生學科(專碩)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學科(專碩)排行榜
- 材料學專業排名_評價網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學學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級學科排行榜
- 新鮮出爐!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資700萬!邱均平顏金蓮教育基金重獎漣源四中優秀學子
- 發揮第三方評價優勢 助力科研評價改革
- 第四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 延期舉辦的通知
- 杭電舉行邱均平顏金蓮教育發展基金捐贈簽約儀式
-
最近更新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