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口袋里會有多少零花錢?是小打小鬧的一些零錢,還是一個胖嘟嘟的小豬儲錢罐?如果你還這樣想就OUT了!武漢市一小學一名11歲的六年級女生,攢了6萬多元的零花錢,而像她那樣存款過萬的,有一個班上竟有7名學生! 你有多少零花錢?“我現(xiàn)在攢了六萬多” 近日,記者在黃陂街小學、單洞新村小學五、六年級發(fā)放了一份題為“我的零花錢”的調(diào)查問卷,共有292名孩子填寫了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不到10%的孩子沒有零花錢,71%的同學每月的零花錢都在60元以內(nèi),每月有60元至150元零花錢的同學占到了17%,有2%的同學有150元至600元的零花錢。 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小方每個月有近600元零花錢,幾乎是全校最“富”的。“我讀的是‘七對五’的日托班,多數(shù)時間都在學校里,爸爸媽媽在外地上班。所以他們每個月會多給我一些錢備用?!毙》礁嬖V記者:“差不多每天平均20元,多數(shù)時候花得一分不剩。” 記者在黃陂街小學5(4)班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小學生都有零花錢。“少的一天5毛錢,多的一天10元?!卑嘀魅卫蠋熣f,多數(shù)學生明確表示自己有儲蓄,少的幾百元,多的幾萬元。一名六年級11歲女生很闊氣:“我一個春節(jié)就能掙1萬多元壓歲錢,現(xiàn)在已攢了6萬多了。” 調(diào)查中,有一個班40多名學生,零花錢攢了5位數(shù)以上的有7人,4位數(shù)以上的有20人。 錢是什么,有什么用?“錢是特別有用的東西” “錢是什么?錢有什么用?”記者在調(diào)查問卷上讓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寫下對錢的認知。記者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令人吃驚。“錢是特別有用的東西,很重要”、“有錢可以買很大的房子”、“有錢可以出國上大學”、“把錢存在銀行可以掙很多利息”、“錢可以換來你想要的東西,吃的、玩兒的”…… 對此,黃陂街小學5年級高攸芹老師說:“對于錢、花錢,小學生們毫不陌生,他們對錢的操作和認知水平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零花錢用來買什么?文具、書和零食名列前三 292名學生當中,月零花錢最多的是一個小男孩兒,媽媽每個月給他600元零用錢,而他幾乎每月都花光,問他都用來買什么東西,無非是零食、玩具、學習用品,其中還有一項開支是“禮物”班上有好朋友過生日了,或者遇到特殊的節(jié)日,好朋友之間會互相送禮物。 記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用零用錢買得最多的是文具、書和零食。在“購買原因”中,多數(shù)孩子選擇了“自己喜歡”,其次才考慮“對自己有用”。 對此,武漢一所小學老師說,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了,孩子們有自己的小金庫,有獨立的支配能力,但是,由于父母或者學校針對孩子消費的教育比較少,小學生中存在著互相攀比,講吃講穿,花錢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一名男生玩起了新型玩具,班上其他同學會跟著買”。 記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消費存在“飲食跟著廣告走,服裝跟著名牌走,娛樂跟著新潮走,人情跟著大人走”的現(xiàn)象。 你有沒有存款?過半學生有小金庫 調(diào)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零用錢有結余,并有存款。其余的都是“小月光”。在292名學生中,不到10%的學生表示平時花錢會記賬;80%說不清楚自己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沒有一人在支配零用錢時有預算。鵬鵬(化名)對錢沒有什么概念,平時很“大方”。同學說:“小鵬家里是做生意的,誰問他借錢他都給,一給就是五塊、十塊?!冰i鵬對此不否認,他還反問:“老師不是說要助人為樂嗎?” 壓歲錢是自己支配還是交給父母保管?有約30%選擇了自己支配,剩下的70%人則選擇了父母保管?!拔业膲簹q錢存在媽媽那里,肯定超過兩萬了?!迸×嵩谡n堂上小聲嘀咕著?!拔覀兛偸?a target='_blank'>教育學生該節(jié)約,該勤儉,但讓學生們實際參與理財?shù)恼n程確實很少?!蔽錆h市一所小學的陳老師說,為小學生設置理財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教學生“支配和創(chuàng)造財富”,改變盲目消費、高消費的不良習慣?!霸S多父母會說‘小小年紀,花什么錢?’但如果不教會他們簡單的理財知識,孩子擁有金錢時就會亂花。因此,在小學生中開展理財教育很有必要。” 教育專家 花錢重自制 給錢教理財 孩子的零花錢究竟該如何給?究竟是給得多好,還是給得少好呢?“既不想讓孩子缺錢花,又不想讓孩子亂花錢”,這是多數(shù)家長的普遍心理,也讓家長們糾結。專家認為,家長不要把錢當成情感表達的工具,要合理引導孩子用好零花錢?!艾F(xiàn)在小學生越來越富,家長要掌握引導方法。而且,受家庭經(jīng)濟水平、孩子花錢習慣不同、不同年齡的心智不同,給孩子零花錢要因人而異。”黃陂街小學校長范永歲說,如果孩子是正當需求要用錢,那當然要給,比如買文具,買一些自己喜歡看的課外讀物,或者捐款給貧困學生等。不過也要給得適當,數(shù)額滿足孩子某個方面的需要就行,防止形成攀比心理。如果孩子的自制力較差,大部分錢都用在玩上,家長就要約束并正確引導。 他建議,平時生活中不妨讓孩子做一些勞動,讓孩子懂得錢來之不易。 單洞新村小學校長劉勝認為,零花錢關鍵不在于給或不給,而在于培養(yǎng)孩子對理財?shù)某醪秸J識。有的孩子已經(jīng)初步形成理財觀念,就要鼓勵他把觀念轉化為行動。比如帶孩子到銀行,一步步教他如何把錢存到銀行,如何算利息等。 當然,孩子花零花錢也不是越節(jié)儉越好,畢竟時代不同,消費觀念也要改變,重在培養(yǎng)他們形成理性消費的習慣。 “洗碗0.5元錢,拖地0.5元,倒垃圾兩次1元……現(xiàn)在商店里的小東西漲價了,我在和媽媽談家務勞動漲價的事?!庇浾咴谡{(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超過六成小學生通過勞動來賺取零用錢,家長也樂意把零用錢與家務“掛鉤”,每項家務明碼標價,有意識地讓孩子們認識到勞動才能有收獲。但也有一些家長擔心:“長此以往,孩子會不會認為只有給錢才干活,不給錢就不干活呢?” 零花錢怎么來的 超六成學生做家務掙來的 琪琪是單洞新村小學五年級學生。從三年級開始,琪琪每星期領5元零花錢,兩個星期積攢下來就有十元,之后到附近小商店買5元錢的零食,剩下5元買一個渴望已久的小玩具,于是到了月底,琪琪就口袋空空了,成為“月光一族”。 上三年級時,有一次快到月底時,琪琪看中了一款新玩具,摸摸口袋,這個月零花錢已經(jīng)花光了,于是回家向媽媽要錢,沒想到媽媽拒絕了。急切想買到新玩具的琪琪突然想到班里有些同學靠幫父母干家務活賺零花錢,于是主動向媽媽提出給他們打工。 聽到女兒的提議,正在廚房里忙碌著的媽媽并沒有反對。“那你現(xiàn)在幫爸爸把這雙襪子洗了,我就給你0.5元錢?!庇谑?,只花了十多分鐘,琪琪靠著自己的雙手賺到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桶金”0.5元。拿著幾次做家務賺來的錢,沒等到下個月,琪琪就捧回了心儀的玩具。 現(xiàn)在,如果需要添置一些學習用品,琪琪都會搶著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媽媽相應給予一定的“報酬”,“價目表”是:洗雙鞋子1元,拖地一次0.5元,倒垃圾兩次1元…… 記者翻閱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約70%的小學生零花錢來源于父母,超過20%的零花錢來源于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最引人關注的是,約有65%的小學生通過幫助長輩做事來獲得零花錢。在勞動方式上,63%的同學選擇做家務。22%的同學選擇幫助大人跑腿,如買包煙等等。另有10%的同學表示,通過交易方式即變賣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來獲得零花錢。一名男生告訴記者,他每天給家里拖一次地,父母會給10元零花錢。一個月下來,就是300元。還有些零花錢來自考試獎勵,也有的是參加各種文娛特長比賽獲得的獎金。 替同學跑腿賺零花錢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有些高年級學生通過倒騰漫畫書,或替同學跑腿等方式掙零花錢。這樣的“小人精”讓父母哭笑不得。昨日,記者聯(lián)系到一位家長邱女士,她告訴記者,兒子今年讀五年級,家庭經(jīng)濟條件尚可,平時給兒子的零花錢挺充足,但兒子從小喜歡自己賺錢。上幼兒園時會把家里一些不玩的玩具賣給同學,“我們制止過多次,說可以送人但不能賣,但他總是不聽,他喜歡賺錢?!鄙闲W以后,他看到班上女生愛看漫畫書,就到舊書攤淘些舊的漫畫書,然后帶到學校賣給女同學賺取差價。 最近,邱女士發(fā)現(xiàn)兒子每天中午吃飯后就想早點到學校。問及原因,兒子告訴她,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除非有特殊情況,只有走讀的學生才可以出校,學校里面又沒有超市,留校生中午想吃零食只能委托走讀生代買,“每天中午代買一瓶可樂,可收取0.5元的跑腿費”。“兒子跑腿賺錢,不知道好不好,會不會讓兒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鼻衽繐牡卣f。 小學生要不要財商教育? 超過六成的孩子通過勞動獲取零花錢,于是與零花錢相關的另一話題是財商教育。通過家務勞動讓孩子從父母手中賺取零花錢,這究竟是讓孩子形成了合理支配零花錢的教育,還是應該讓孩子從小遠離金錢,不讓親情受到影響? 正方:財商宜早培養(yǎng) “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我會鼓勵她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零花錢,讓孩子明白只有通過勞動賺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正當?shù)耐緩健!辈稍L中,琪琪的媽媽明確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家長表示:“在高年級學生中出現(xiàn)做生意的現(xiàn)象,不能一味認為是壞事,也算是一種通過自己勞動賺錢的方式。如果他們能從中體會父母賺錢的不易,以后買東西時就不會亂花錢?!?/p> 武漢市教科院副院長朱長華認為,現(xiàn)在家長一般每月按時給零用錢,有的則是隨花隨要,由于學生處在形成消費觀的不成熟階段,形成期的正確引導對將來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在學生時期就養(yǎng)成了“花錢如流水”,肆意揮霍,成人后很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應盡早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黃陂街小學校長范永歲表示,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在合理范圍內(nèi)賺取報酬,是從小讓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勞動”的概念,心安理得地享受靠正當勞動支配錢物的快樂。同樣,只要家長引導到位,此舉不會影響親情,靠勞動賺取零花錢只是孩子們鍛煉的一種形式。 反方:簡單成長最好 “并不是女兒干任何家務活都會給錢。”武漢實驗外校小學部學生家長王女士說,孩子是一個家庭成員,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培育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因此,平時她會鼓勵孩子多做家務事。“當她需要買一些額外的學習用品,平時零花錢的積蓄又不夠時,我會同意她通過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來賺取余款?!薄拔冶容^反對小學生這種超前經(jīng)濟頭腦,同學之間不是商品關系。孩子過早接觸商業(yè)性的東西,他們的價值觀就有可能偏重金錢,這對今后的成長不是一件好事?!绷硪晃患议L表示,以小學生的年齡和閱歷,只可能扭曲商業(yè)精神。其次,如果孩子要學一點理財知識,主體應該是家庭,而非學校。 單洞新村小學德育主任吳賢峰表示,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單純的,家長要進行引導,讓孩子的思想端正起來,意識到金錢不是萬能的。同時,要告訴孩子,同學之間好的東西要學會分享,建立友情而不是利益關系。對于孩子所賺的錢,家長更要引導他花到合理的地方?!氨M量讓孩子簡單成長,沒有必要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加上一個復雜的套子。”漢口一所小學大隊輔導員坦承,如果將孩子的勞動和零花錢掛上鉤,會在孩子潛意識里留下“零花錢=家務活”的觀念。做了家務活,動不動就向家長伸手要錢,模糊了自己本身作為家庭成員應該承擔的義務。 資料鏈接 外國孩子怎么掙零花錢 在不少發(fā)達國家,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時,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日本:許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飯店洗碗,端盤子,在商店售貨或照顧老人,做家教等,掙錢零花。 加拿大:為了培養(yǎng)兒童的勞動興趣,絕大多數(shù)家庭不給兒童零花錢。因為他們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會使孩子養(yǎng)成依賴父母、不勞而獲的習慣。所以從孩子6—7歲起,就有意識地讓兒童做一些打掃衛(wèi)生、送報刊信件、為商店設小攤代售飲料或小商品等事,以養(yǎng)成他們通過勞動取得報酬的習慣。 英國:據(jù)報紙推銷站聯(lián)合會統(tǒng)計,全英約有50萬送報童。稍大一些的中學生打工也是尋?,F(xiàn)象,而且都得到了家長支持。一位英國人說:“孩子打工掙零花錢,家長都不反對,甚至還鼓勵。一則可節(jié)約一些開支,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錢必須用勞動去換取。” 資料鏈接 美國兒童理財教育目標 一、二年級:不僅認識到錢幣,知道錢幣的作用、學會錢幣之間的換算,還要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家庭的開支,家庭的投資儲蓄情況。 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接觸錢,知道錢的消費、銀行的功能等。家長必須給孩子零花錢,讓他有自由支配的能力,只要在大的方面有限制,小的方面不必過細地了解。 四、五年級:是理財教育深化的年紀,這時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方面。 具體為零到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5歲:知道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么來的;6歲:能夠找數(shù)目不大的錢,而且能夠數(shù)大量的硬幣;7歲:能看價格標簽;8歲: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里;9歲: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10歲:懂得每周節(jié)約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時使用;11—12歲: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fā)現(xiàn)理財事實,并能制定、執(zhí)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yè)務中的術語;13歲至高中畢業(yè):嘗試進行股票、債券等投資活動以及商務、打工等賺錢實踐。(楚天金報 記者 郭會橋 通訊員 肖莉) (荊楚網(wǎng) 郭會橋 肖莉)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六年級小學生攢6萬零花錢 1個班7學生存款過萬
·鄂中小學假期作業(yè)類教輔價格降幅過半
·湖北:中小學生寒暑假作業(yè)類教輔價格降幅過半
·北京中小學教師首設正高級職稱
·長沙一所小學發(fā)生踩踏 33名學生全部送往醫(yī)院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