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6月23日電 (記者艾福梅)暑假即將來臨,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又開始宣傳所謂的“幼小銜接班”“學前班”。對此,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教育局近期出臺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行為的文件,強調城市小學和社會辦學機構不得舉辦學前班。 近年來,為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各級教育部門紛紛出臺文件,禁止幼兒園開辦學前班,但是學前班卻改頭換面,出現在各種商業機構中。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教育部門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教育的糾正和查處,家長出于“提前打基礎”和“孩子在幼兒園不學拼音、算術到小學肯定跟不上”的擔憂,要么不讓孩子上大班直接到社會培訓機構上學前班,要么就是利用幼兒園畢業的暑假送孩子上學前班。 實際上,大多數家長并不知道學前班的來由,其實只要了解一下它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就會明白送孩子去學前班并無好處。學前班最早出現于80年代,當時由于城市學齡兒童人口迅速增長,而那時民辦幼兒園很少,孩子的入園問題得不到解決,所以采取了讓小學辦一些學前班來解決部分幼兒的學前教育問題。 銀川市教育局副局長馬小林說,隨著大量民辦幼兒園的興建,城市學齡前兒童的入園難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因而學前班在城市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從目前一些學前班來看,它所教的內容并不符合幼兒認知規律,而是一些小學化的內容。 “學前班一方面可能因師資不達標而教授給孩子錯誤的東西,等上小學時很難糾正過來;另一方面學前班教授一年級內容導致孩子真正上小學時覺得自己都懂了而不好好學習,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馬小林說。 除城市小學和社會辦學機構不得舉辦學前班外,銀川市還規定,全市各小學要按照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在劃定的學區范圍內招生,不得違規提前招生和舉辦任何形式的選拔性考試。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要分別保證6周歲和6歲半適齡兒童全部入學。 (艾福梅)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銀川:城市小學和社會辦學機構不得舉辦學前班
·走進北京市白家莊小學 觸摸朝陽區域教育探索
·中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 雙眼視力不平衡
·17歲少年欠債7萬不堪催討 綁架小學生勒索家長
·廣西今年起實施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