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辭高薪職念小學 武漢多名家長全職給娃當伴讀 圖為:武昌某小學教室,陪讀家長和孩子(本圖右邊,圖象已模糊處理)坐在最后一排 武漢的小學校園,有這么一群特殊的“大同學”:已是成年人的他們每天按時上學放學,他們常年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同桌就是自家的孩子。記者采訪了解到,家長陪讀背后,是期望讓他們眼中“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為了陪讀,不少家長放棄了高薪工作和事業,重新當了一回小學生。家長貼身陪讀背后,有哪些故事?這樣一個陪讀群體的出現,又對我們的教育有哪些啟示? 故事 外甥自控性差 小姨辭職當3年同桌 “小遠,伸手,像我這樣伸展!”昨日上午10時,正值武昌一所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武昌A小學)的“大課間”,全校700余師生活力十足的繩操,讓操場沸騰起來。操場一角,吳女士站在虎頭虎腦的小遠身邊,對著小遠不斷地重復著動作,幫他學習繩操…… 吳女士是小遠的小姨,她是一名資深的伴讀“家長”。到今年,她已經全職陪小遠讀了3年,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記者看到,上課時,她和小遠并排坐一年級教室的最后一排。整堂課上,吳女士不時會小聲提醒小遠:快翻書、看黑板、做練習;課間時分,小遠在操場上奔跑,吳女士站在一旁緊緊盯著?!昂⒆佑悬c多動癥,有些管不住自己,可能會下位走動?!眳桥拷忉屗秊楹我恢笔刂⒆印S浾卟稍L了解到,伴讀對吳女士來說是件辛苦事:吳家住在漢口,每天早上她將女兒送去幼兒園后,便會搭車趕到武昌這所小學,開始一天的伴讀生活。放學后,她會把小遠送回家,還會輔導功課。等回到自己家時,經常是晚上九點了。 吳女士告訴記者,外甥小遠讓姐姐操碎了心,作為小遠唯一“懼怕”的人,吳女士想通過全程陪讀來矯正外甥的“壞習慣”。在陪讀前,吳女士有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昂迷诩依锊辉趺慈卞X,也比較支持我帶一下外甥?!闭勂鹋阕x這3年,吳女士這樣說。 現在,讓吳女士欣喜的是,雖然小遠仍有些好動,但自律性比讀幼兒園大班時好多了。在不久前的一次測試中,小遠的數學考了96+10分,這10分是有些難度的拔高題。 原標題:辭高薪職念小學 武漢多名家長全職給娃當伴讀 探因 陪讀家庭難言的苦衷:孩子有多動癥或自閉癥 “哪個家長愿意放著工作不做,‘回爐’讀小學?那肯定是有苦衷的啊!”在武昌A小學,另一名伴讀家長姚女士說。姚女士直言,她的孩子已經8歲,但智力發育有些滯后,目前只有五六歲小孩的水平,所以她選擇陪讀。 武昌A學校的文校長告訴記者,目前在該校兩個校區,伴讀的家長就有4人,這些孩子的情況有的是感統失調(多數表現為多動癥),有的存在自閉或者是習慣不好等問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伴讀家長口中“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的問題外,家長們更擔心的是孩子能否受到學校公平的對待和教育,現在一個班級的老師要管那么多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肯定會成為老師頭痛的對象,久而久之肯定會淪為“后進生”。特別是面對多動、自閉的孩子,老師不可能無時不刻地緊盯,萬一孩子趁老師不注意溜出教室,學校可怎么好?而他們進校伴讀,則是目前最好的解決之道。 記者了解到,家長進入小學伴讀,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一般是按照家長和學校的書面或口頭協議確定的。 A小學文校長告訴記者,伴讀一般是家長們主動提出的。這些家長找到學校,向學校說明孩子的情況,他們不希望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就落后,為此有的公務員()家長還辭了職。 文校長稱,家長們的付出讓他很受觸動,在考慮再三后,學校同這些伴讀家長簽訂了協議,內容大致包括:伴讀家長的權利和義務,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家長必須保障孩子的安全,不得影響課堂正常教學。 文校長坦言,另外一些家長看到有大人和小孩一起讀書,詫異之余也有敬佩,另外也有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影響,“為此,家長陪讀的一般會被安排到教室最后一排。” 不過,這種陪讀多少還是會引起一些“尷尬”:有的老師看到大人坐在教室里讀小學,感覺上會不習慣;有的家長也會不好意思,尤其是碰到公開課有別的老師旁聽時,自己坐在學生中間感到特別緊張…… 對于教室里坐進了“大同學”,A小學的小學生們還并不怎么排斥:他們被告知,那是因為需要伴讀的同學“身體不好”,需要大人照顧。 思考 家長陪讀現象背后 折射“第三類”教育缺失 A小學文校長介紹,目前在武漢,家有多動、自閉孩子的家長,有條件的會將孩子送往醫院治療,下得了決心的還會選擇伴讀。更多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家庭,則選擇將孩子送進一所普通中小學,或者關在家中,只要不出事就行。 記者了解到,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但這其中并未涉及多動癥、自閉癥學生的特殊教育。 對此,武昌區教育局人士解釋:《義務教育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這就是武漢市中小學提及的“普特共建”,依此,多動、自閉的孩子是可以在普通中小學接受義務教育的。 不過,對教育局人士的說法,一名伴讀家長就沮喪地回應稱:自家附近就有一所省級優質小學,孩子的對口小學也是這一所,但當這所學校得知孩子多動時,便將我們拒之門外。對于現在能在A小學讀書,該伴讀家長感嘆:“這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p> 對于家長伴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不置可否,他說從正常辦學的情況來看,家長的伴讀多少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秩序,應該是不支持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一做法的決定權在學校,前提是家長不能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 對于家長伴讀現象,武漢大學( 招生辦)心理學特聘教授尹鄧安認為,這暴露出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指專門針對殘障兒童開設的教育)之間的空白地帶,多動癥、自閉癥的孩子,既夠不上特殊教育的程度,現實中又被普通教育所排斥,如何讓這類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需要教育部門思考,畢竟,有多少家庭有經濟能力、能讓家長全職陪孩子讀書呢?(出于保護未成年人原因,文內相關學校均被模糊化處理,孩子家長為化名) 原標題:辭高薪職念小學 武漢多名家長全職給娃當伴讀 女兒爭強好勝 媽媽全程陪讀小學 今年9月,在武昌大東門附近的一所小學,家長程女士和女兒一同升讀二年級。 程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從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被寵溺慣壞了,非常任性,凡事非要爭個贏,一語不合就對同學拳打腳踢。上小學的第一周,女兒在班上就打傷了同學。她考慮再三后,決定辭職進校伴讀,當女兒的同桌。 程女士的伴讀,不光是“伴”,為了鼓勵女兒學習,她買來教材文具,和女兒一起讀書:上課做筆記、做作業、參加學科測試,程女士一個環節也不落下。 程女士自身是高中學歷,居然會重讀小學。對此,她笑言,只是希望自己的行為,給女兒以積極的影響,“上回語文測試,她考了92分,我考了89分,她還非常高興地幫我輔導。” 辭職陪讀,經濟上程女士并不操心,她最擔心的,還是女兒的習慣矯正問題。尤其課間時分,她得緊盯女兒,哪怕是上廁所也得跟著,“就怕她跟同學動手動腳”。而在學校里,程女士最擔心的事莫過于孩子們的告狀,“阿姨,她又打我了”,每次聽到這話,程女士都將女兒拉到身邊,象征性地打一下,為的是安撫其他的孩子。 陪讀前,程女士是一名醫藥代表,收入不低。她告訴記者,準備一直陪讀下去,直到女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楚天金報 文圖/本報記者趙莉)(荊楚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安徽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辭高薪職念小學 武漢多名家長全職給娃當伴讀
·安徽規范學前教育 幼兒園教小學內容或被停辦
·北大教授: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圖
·小學女生遭同學示愛 老師稱淡化性別來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