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名四年級學生拿到“免做券”后非常開心 通訊員 張粉根 攝 手握“免做券”,就可以不用做作業。網友爆料,鎮江一所小學的學生就有這樣的好事。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鎮江新區實驗小學證實,“作業免做券”是該校一名英語老師于2010年設計并率先使用的;2011年,學校推廣了這項新舉措,學生只要在平時的英語作業中獲得5次優秀,得到5顆星,就可免做一次抄寫作業。而在南京,不少學校也有這么有愛的獎勵措施,“免做卡”“作業幣”,甚至集券可以換禮物…… 通訊員 王雅玲 實習生 林雨純 現代快報記者 林清智 黃艷 3年前,英語老師發明“免做券” “記得以前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會讓我們抄抄寫寫的,感覺很枯燥。”趙婷婷是鎮江新區實驗小學英語教研組長,2010年10月,她在學校中首先使用“作業免做券”。對于這么做的初衷,她說:“像英語這樣的科目,背誦是必需的,但是每個學生的能力、個性都不一樣,抄寫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于是,她想到了用“作業免做券”來激勵學生。凡是作業達到1次優秀(優秀的標準是全對、字跡工整),老師就在作業本上畫一顆星,集齊5顆星就能兌換一張“作業免做券”,獲得“免做券”的學生就不用做抄寫作業。 “對于得到‘免做券’的孩子來說,已經掌握的單詞何必再去抄寫呢?而對于沒有掌握的孩子,抄單詞是不可避免的任務。”趙婷婷說,掌握知識是目的,抄只是一種方式。她希望此舉可以刺激學生自覺記,讓部分學生騰出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現在,全校英語老師都用上了 趙婷婷在自己班上試水了一年,“免做券”非常受歡迎。別的英語老師知道后,前來交流經驗,教研組經過討論,對“免做券”的使用方法做了延伸:學生們在默寫中取得5至10次滿分(次數的多少,不同年級自己調整)、家庭作業拿到10顆星、難度較大的當堂測驗收集3顆星、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能夠把布置的課文背完,都可以換一張“免做券”。有了這張“免做券”,就可以不寫抄單詞作業(當然,第一次教學的新單詞是不可以用券的)。 如今,鎮江新區實驗小學英語組14個老師、25個班級都在使用免做券。 家長:有了免做券,兒子學習變得更自覺 “媽媽,我又得到一張‘免做券’啦!”張女士的兒子呂典在鎮江新區實驗小學上六年級,她在接兒子放學回家的路上經常能聽到他報喜,“今天回家我只需要背單詞,不用抄單詞了。今天認真背詞,爭取明天再得一個默寫滿分,換免做券!” 張女士說,有了“免做券”,兒子背單詞的動力變大了,“不需要我們督促,經常回來告訴我又拿券了,他喜歡老師表揚、鼓勵。這招對我兒子挺管用的,現在他的英語成績穩定在班級前5名。” 鎮江新區實驗小學副校長冷國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學校從三年級開始有英語課程,截至目前,大約發放了四五千張“免做券”,每學期基本上每人都能得到1張,多的有十幾張。冷國榮說,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一方面減輕了課業負擔,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準備在其他年級、其他學科推廣”。 這樣的激勵方式,南京也有不少學校在推行 這個星期,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四(5)班男生小虞,已經積攢了4張數學作業“免做卡”,如果攢到5張,他的寒假作業都可以免做了。在古平崗小學,老師專門為孩子們辦了一個“作業銀行”,獲得“作業幣”,可以免做作業,甚至可以免考試…… 數學作業“免做卡”,學生舍不得用 南師附小四(5)班的數學老師張嵐,這學期為學生們準備了很多神秘小卡片,這是她自制的“免做卡”,學生們得到一張卡,可以免做一次數學家庭作業,如果累計得到5張,可以免做下一個寒假的所有數學作業。 怎么才能得到這張卡?只要在數學方面的某一項,表現突出就可以了。比如上課發言好,作業認真,沒有錯題,或是在解題思路上肯開動腦筋,都有可能得到肯定,得到這張卡。張嵐每周設定一個主題,上周就是看孩子們的研究本,如果思路獨特,比較認真,字跡又干凈,就基本符合得到“免做卡”的標準,一般一周有五六名學生得到“免做卡”。 “孩子們都舍不得用,說要攢起來。”張嵐說,她和孩子們做了一個補充約定,如果得到5張卡,可以免做寒假作業。“寒假比較短,又要走親訪友又要過年,孩子們挺忙的,如果平時學得扎實,寒假就可以輕松輕松。”這張小小的卡片,現在正激勵著40多名孩子,更認真地學習數學。 英語課表現好 老師發禮品送合影 南師附小的其他學科老師,也有相似的做法。英語老師顧潔會給作業認真、上課發言好的學生發券,積攢到一定數量,可以換取她自費買的漂亮小禮物或是實用小文具。有意思的是,還有些學生,用券換取跟顧潔合影的機會。 “我會獎巧克力給學生。”南京另一所學校的英語老師黃老師說,因為她的課基本都在臨近中午時,那時孩子們的肚子都有點咕咕叫了,“吃一塊巧克力補充能量,我會買那種里面有華夫餅的,相當于一個小點心。”這種獎勵是隨堂發,學生積極性特別高。 學校自辦“作業銀行”,除了能免作業,還能免考 古平崗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張老師說,學校開辦了“作業銀行”,到現在已經實施了半年,“免做券”的名稱叫“作業幣”,“我們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比如說作業有幾次全對,或者學習任務完成得比較好,就可以領取‘作業幣’。同學們把獲得的“作業幣”積累下來,到學期末,學校就做出獎勵。”比如,語、數、外3門學科,班上“作業幣”最多的學生,就可以免試。第二、三名,可以免掉假期作業。學生們有特殊情況不能完成作業,可以拿一枚“作業幣”來抵消一次。 六(3)班學生王悠然,上學期得到的數學“作業幣”是班上第一名,因此免掉了期末考試,還有假期的一些作業。王媽媽說,明顯感覺到孩子學習比以前積極了,以前回家都要看會電視才去做作業,現在不用催,就很自覺地寫作業,寫完還檢查好幾遍。另外,孩子也變得更自信了。 董欣然是六年級的學生,董爸爸說,女兒得到的“作業幣”比較多,上學期末,外語學科免試。"作業幣’讓女兒懂得平時好好完成學習任務,所付出的努力最終是會有回報的。同時,我覺得學校不光是教學生知識,也要讓他們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們是民間減負高手 有創意的點子值得更多人分享 南京游府西街小學的語文老師李萬青說,他在班上也實施差不多的做法,只不過,不發實物券,只要達到免做的要求,學生自己記下就行。學校更是在免試方面堅持了十多年,孩子平時表現好,期末就可以免考。這些做法,對孩子有很好的激勵作用,也減輕了作業負擔。 俞浩淼是南京成賢街小學的語文老師,他也贊成免做作業的舉措。“避免了有些掌握得快的同學重復勞動,提高了效率。”他說,“免做券”也可以理解為是分層教育。老師精選布置作業,避免大量低效勞動。對于基礎知識牢固的同學,他們免做作業,然后做更有思考價值、開放性更強的作業,對他們自身也是更大的提高。 國家相關部門一直在提倡為小學生減負,但在具體的措施上,并沒有一些好的建議和做法。有家長說,這些老師的做法很有創意,其實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應該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分享。 (新華網-現代快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深圳一民辦小學擠廠房7年 原定選址成別墅區
·江蘇一小學推“作業免做券”:優秀學生可獲得
·江蘇新沂棋盤小學發生踩踏事件 11名學生受傷
·小學班級上演大富翁 學生掙虛擬工資租座位(圖
·應對意外,大學生或不如小學生?你懂急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