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濰坊市政府申報的“四位一體”素質教育推進機制,榮獲最高獎項—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四位一體”中,“專家辦學”是一個重要方面,經過近10年的不懈探索,濰坊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保障和促進教育專家辦學的制度體系。 2004年9月,濰坊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中小學校行政級別,一舉摘掉中小學校長的“官帽”。當年,該市有600所學校撤消行政級別,935名中小學校長人事檔案從組織部門轉交教育部門。81名副處級以上干部、111名正科級干部、267名副科級干部脫掉“官服”,走上職業化崗位。 去行政化并非一去了之,濰坊對中小學校長實行職級制管理,分為特、高、中、初級校長4級9檔,又先后印發20多個相關文件,建立起校長后備人才、校長遴選、職級評定、績效薪酬、任期交流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確保校長有辦學自主權。 優秀校長是教育的珍貴資源,如果參照干部任職年齡一刀切,將會造成極大人才浪費。濰坊市出臺政策,特級校長和特別優秀的高級校長可延期退職到65周歲。今年8月,濰坊評出首批11名特級校長,這意味著,濰坊在全國教育系統率先實行彈性退休制度。目前該市有近80名超過55周歲的優秀校長繼續活躍在一線。 校長從大量的社會事務和庸俗的社會關系中解放出來,校長校外的“政務”少了,社會的“公務”少了,思考學校“內務”多了,與師生和課堂接觸多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研究上。從2005年10月對全市300名校長的統計數據看,中小學校長平均參加各級各類會議的數量縮減了4/5,研究教學的時間由改革前的56%提高到82%。2012年6月對全市高中校長的調查顯示,校長人均年聽課171節,最多達312節,216名校長出版了專著。 濰坊新華中學校長付霆認為,從校長自身發展來說,去行政化的職級制改革讓校長走上了專業化成長的道路。在新華中學老師鄭靜看來,校長由原來眼中的一個官,成為帶動課堂改革,搞活學校學習氛圍的帶頭人。 濰坊市副市長王桂英表示,經過一以貫之的改革實踐,濰坊市中小學如今得以實現“專家辦學”,呈現出“輕負擔、高質量、高滿意度”的教育生態。 11月25日,省教育廳公示“2013年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電話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全省17市的中小學階段,濰坊市的學生課業負擔最輕。自2008年以來,濰坊市群眾對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滿意度連續5年位居各行業首位。(記者 楊國勝 王佳聲 張蓓) (大眾日報 楊國勝 王佳聲 張蓓)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濰坊中小學校長摘“官帽 建立專家辦學制度
·合肥七成中小學校建心理咨詢室 心理輔導師在身
·甘肅鄉村逐年萎縮的小學:生源減少 校舍閑置
·小學生因被疑偷錢墜樓 后證實未偷校長引咎辭職
·四川蓬安一小學領導陪教育局副局長喝酒后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