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小升初政策每年都會吸引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和大家分享了2014年海淀小升初的主要變化。伴隨政策的傳達和解讀,今年海淀小升初政策的權威完整版本逐漸水落石出。總體來說,海淀小升初呈現四大新動向,其中三大動向之前多少做了分析,另有一點重要變化值得大家關注,就是推優志愿填報“暗藏玄機”,今天“京城教育圈”對此進行重點解讀。 變動一:推優生只能填報兩個志愿 圈內人士介紹,依照今年海淀推優分配政策,每名推優生只能報2所公辦學校,其中只能報一所面向全區招生的中學,另一所為劃片內的中學。往年推優學生可報1到5個志愿,且這些志愿學校不做限制。 這的確是個重大變化。圍繞小升初“推優”,各區縣都做了不少文章,有的調整名目;有的壓縮比例;有的改變標準;甚至有的取消推優。但針對推優志愿的設置來推進就近入學的,海淀的確費了不少心思。 個人以為,推優志愿如此調整,無疑減少推優生的選擇空間,也減少推優生就讀名校的幾率;當然此舉有利于提高推優派位的錄取率,在生源分配上對普通中學是個利好。 另外,海淀今年還統一推優比例,調整推優標準,包括取消各項獲獎加分,全區小學統一推優生比例。今年推優不再以六年級全區統測一次成績為準,而是以五年級第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及六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為參考依據。此外,學業水平測試不僅考察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同時,考察科學等多門課程,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變動二:取消特長生報名門檻 海淀小升初特長生低于去年,為10%。需要注意的是,特長生比例降低并非意味所有特長生招生學校都在削減人數。如果仔細查詢你會發現,今年部分學校還新增特長生項目。 由于今年海淀嚴格執行“嚴禁將獲獎證書作為錄取條件”,因此今年特長生報名幾乎是“零門檻”,只有有特長就可自薦報名,不再要求提供比賽證書。 變動三:特長和推優順序調整 海淀小升初調整招生順序,采取先特長后推優的方式。具體原因之前應分析,可參見昨天及前天本公號所推文章。 變動四:小升初取消兩類入學方式 大家拿到海淀區小升初入學意見的話可比照一下。圈內人士透露,今年入學途徑由八種變為六種,取消了共建生和企業單位子女入學方式。 (文/德宏觀教。微信號:京城教育圈 bjeduvision)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小學畢業老人耗時十年寫自傳 含婚姻交友專題
·成都“小升初”考題接地氣:“馬航”你咋看
·安徽阜陽一小學生被老師批評體罰后從6樓墜亡
·[德宏觀教]海淀小升初推優志愿“暗藏玄機”
·北京多城區發小升初特長生減招令 后年降至5%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