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文學,改學電焊。今年34歲的李強,這名曾經的青島大學文學碩士,作出了一個打破常規(guī)的決定:“回爐”進技工學?!R蕪技師學院學習電焊專業(yè)。 這一驚世駭俗的決定得到了他的碩士導師的大力支持。7月30日,青島大學文學院68歲的徐鵬緒教授帶著李強,從青島乘坐近7個小時的大巴車來到萊蕪技師學院報到。 一手拿焊槍,一手舉防護罩,“經過一個星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對于操作手工電弧焊,我已經找到感覺了?!崩顝姖M臉喜悅地說。 文學碩士為何放棄“白領”工作?文學專業(yè)為何轉行學電焊?一時間社會輿論褒貶不一。近日,李強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吐露了其“回爐”學電焊的心路歷程。 文學碩士的職場生涯 李強是山東省博興縣人,1998年高中畢業(yè)考入濱州師專中文專業(yè),2000年6月畢業(yè)后,在濱州一所中學任代課老師。 工作中,他發(fā)現(xiàn)“用人單位挺看重學歷的”。于是,他決定提高自己的學歷,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研。2002年他第一次考研,但由于知識基礎薄弱,加上復習精力有限,考研失敗。 當年暑假,他嘗試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找工作,結果不盡如人意。隨后,他來到青島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做文案策劃以及廣告銷售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其間,他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文憑。 從2004年開始,他辭掉工作,專職準備考研。2005年,他成功考取青島大學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 讀研期間他與同學相戀,兩人研二結婚,研三有了孩子。出于現(xiàn)實生活的考慮,本來熱衷學術的李強放棄報考博士研究生,選擇了就業(yè)。在導師的推薦下,李強來到黃島區(qū)(原膠南市)一家房地產公司做文案策劃工作。 “那會兒正趕上房地產市場最低迷的時期,公司業(yè)務進展緩慢,我被拖欠了兩個月工資,對這份工作產生了動搖。”李強說。 正在此時,江蘇省連云港市一家報社公開招考記者,李強報名參加考試,并于2008年9月成為一名記者,主要跑黨政新聞。因為沒有編制,收入水平一般,加上愛人一直在青島工作,考慮到家庭因素,在連云港干了半年的記者,李強辭職回到青島。 回來后,李強先是在一家民辦學校做文秘工作,后來又在一家民營餐飲企業(yè)做人事經理。這兩份工作看上去很體面,出差、加班和準備文案成為他的主要工作,但忙碌背后,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元,在青島的生活壓力很大。 說起就業(yè),李強也曾經想留在高校工作,但進入高校的門檻往往離不開博士學位。他也參加過國家公務員考試,無果。 這次“回爐”學電焊,李強認為這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皩嶋H上,我在企業(yè)里馬上要上升到一個新的崗位,雖然收入不太高,但在青島過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還是沒問題的。但我不愿意安于現(xiàn)狀,就這么湊合下去,那樣我會感覺很不踏實?!?/p> “與文字類工作相比,我更喜歡操作性的工作,我喜歡實在的東西,與其湊合,不如轉行另辟蹊徑?!崩顝娬f。 “面子”與“里子”的博弈 李強轉行學電焊,他的導師徐鵬緒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我大多數(shù)的研究生大多考取名校博士,或者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李強在研究生里屬于比較出色的,本來一心想做學問的他,如果能夠讀博士繼續(xù)做研究,應該會有一番作為。如果進入政府機關工作,他也能夠勝任。但這兩個方向,他都沒有機會?!毙禊i緒說,他一直與李強保持聯(lián)系,始終關注著這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 看到李強對工作狀態(tài)不滿意,徐鵬緒每次都做李強的思想工作,讓他放棄看似體面、實則雞肋的“白領”工作,“哪怕去賣菜,也不要打這份工了”。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給了徐鵬緒很大的啟發(fā)。有一次,他家里水管壞了,一名技術工人上門半小時就修好了,掙了300元的維修費。“工人來到家里,我得端茶倒水,和人家客客氣氣,誰說藍領技術工人的工作就沒尊嚴?他們的收入并不低,一樣能得到社會的尊重?!?/p> 一開始,李強也難以接受轉行做“藍領”的想法,但為了自身更好地發(fā)展,他漸漸轉變了觀念。在企業(yè)做人事工作,經常接觸招聘信息,李強發(fā)現(xiàn)了“藍領”的優(yōu)勢。企業(yè)招聘一名電工、焊工,工資能開到五六千元,有些專業(yè)性較強的技術崗位甚至能開到七八千元,遠高于自己的“白領”崗位。 與其堅守著難有突破的“白領”崗位,不如拋棄世俗觀念的束縛,轉行做藍領。李強說,轉行的想法并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期間他與導師進行了許多市場考察,比如木工、電工、汽修等行業(yè),甚至還想過倒賣西瓜、擺地攤、賣涼皮等,最終覺得電焊技術比較有發(fā)展前景。 在導師的鼓勵下,李強在城陽區(qū)找了一家電工短期培訓機構。經過3個月的學習,他掌握了電工基礎,并拿到了電工上崗證。 今年7月,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徐鵬緒教授認識了萊蕪技師學院副院長陳明光。得知該校電焊專業(yè)實力在省內數(shù)一數(shù)二時,徐鵬緒將李強想學電焊的想法告訴了陳明光。 陳明光認為一個研究生愿意放下學歷,重新進入一個新的行業(yè),很有勇氣,愿意幫助他,兩人一拍即合。得知李強的基本情況后,學校決定免除李強的所有學費、住宿費,并專門為他制定學習計劃,配備導師。 李強說:“就業(yè)就好像‘面子’與‘里子’的博弈,當里子戰(zhàn)勝了面子,就業(yè)前景就豁然開朗起來。” 寧做“金藍領”,不做“蒼白領” 一作出“回爐”學電焊的選擇,李強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新聞人物,媒體爭相報道。 李強與老師徐鵬緒本來想低調處理此事,但隨后社會的反映讓李強有些不知所措,他沒想到自己的決定能引起這么大的波瀾,一時間贊揚聲、質疑聲均迎面而來。 網上有一種聲音認為,李強之所以“回爐”做技工,大概是因為他的成績不夠優(yōu)秀,他的導師徐鵬緒也是一個低檔次的老師。 事實上,68歲的徐鵬緒教授是青島大學現(xiàn)當代文學領域的領軍人物,長期致力于中國新文學文獻學研究,發(fā)表了多篇專著,并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文獻學研究》。在導師的指導下,李強曾參與此項課題,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徐鵬緒看來,社會對此事的種種議論,很多人感覺吃驚,原因就在于傳統(tǒng)觀念還接受不了高學歷人才轉做技工,總認為技術工人是一種低檔次的工作。 “這是一種偏見。做‘藍領’有何不可?你能在某個技術崗位上練就別人沒有的技術,‘一招鮮吃遍天’,照樣能很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F(xiàn)在有點學歷的孩子都擠破腦袋地想去當‘白領’,殊不知‘白領’的價碼已變得蒼白無力了。為什么要迂腐地守著一種所謂的學歷身份,讓自己過得那么壓抑呢?”徐鵬緒說。 徐鵬緒認為,勸導李強“回爐”學電焊,是一次踐行自己教育觀的行為?!拔覀冞@次選擇,是做了很多人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學歷高的人就不能做技術工人嗎?如果都是學歷低的人做技術,這本身就不利于工藝的進步?!毙禊i緒笑言,雖然自己已年近七旬,但就業(yè)觀念一點兒都不落后。 青島市社科院著名學者楊曾憲得知此事后,特地給徐鵬緒打來電話向他表達敬意。楊曾憲認為,這是高學歷人才在擇業(yè)觀、就業(yè)觀上的一次突破,意義重大。 針對李強這名特殊的高學歷學員,萊蕪技師學院專門“開了小灶”,為李強量身定做了特殊的教學計劃,還未開學,學校就指派老師對李強進行教學輔導。開學后,他還將擁有一臺專門的實習機器。 當被問及“是否后悔當初選擇文學專業(yè)”、“考大學考研是不是一段彎路”時,李強說,文學是他終生的一種職業(yè)追求,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得以提升,如果不接受高學歷的教育,自己也無法遇到現(xiàn)在的導師,也就不會有現(xiàn)在這種全新的理念。 李強表示,他選擇學電焊并不是要完全放棄文學專業(yè),他希望有一天能把兩個看似不搭的領域結合起來。 徐鵬緒說:“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暫時的離開不會阻礙他對文學的研究,相反,這段經歷還可以給予他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學歷和技能結合的人才,是目前企業(yè)迫切需要的,一個會電焊的文學碩士,誰不想要?” 徐鵬緒認為,成功的作家往往都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況且學習技能可以改善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從而更有資本做出好的學問。 “李強‘回爐’學習焊工,可以說開創(chuàng)了一個先例,這是學歷教育與技能教育的一次‘焊接’。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進入到這個行列中?!毙禊i緒說。 記者了解到,日前,已有本科生放下學歷,來到萊蕪技師學院學技術。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三伏天 揚州大學為考研學子送清涼
·20萬天價考研“保過班”真能保過?
·山東小伙騎行近3千公里赴云南讀研
·文學碩士“回爐”學電焊:拒做“蒼白領”
·“無意識考研”成惡性循環(huán) 青春迷局難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