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今年的8月16日,家在河北省館陶縣安靜村的霍計武,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水辦事處武當村,當村官已有一年的時間。 做村官的每一天,他沒有覺得遺憾,他感到在服務農村、農民的每一天,心里很踏實,覺得有一絲淡淡的幸福感。 他記得畢業典禮那天,時任北大校長周其鳳的話:“不要怕困難,不要怕艱苦,不要怕前人做完了你沒什么可做的。把你們的興趣、知識、能力、理想、信念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們的地方去,你們一定會大有作為,不會留下遺憾。” 簽約3年在異鄉做村官 霍計武今年30歲,正值而立之年。 他小學、中學都在館陶縣就讀,他的外語在全校學得最好。霍計武很執著,又很倔強。作業有一點差錯,他就會重寫,交上來干干凈凈。 霍計武的家里非常貧困,河北大學4年,父親只寄過一次生活費,3個月500塊。學費要貸款,靠國家;生活費要勤工儉學自己掙——打掃實驗室,食堂端盤子……霍計武對自己要求高,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 大學畢業時,霍計武還有兩年的學費交不上。館陶縣一中英語老師劉鳳蓮是他心目中的恩師。劉老師得知,拿出了她3個月的工資。霍計武表達感恩之情,劉老師告訴他,不用專門謝我,把我們的好,轉化為愛,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霍計武每年都拿獎學金,畢業論文拿到數學系唯一的優秀獎。他獲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資格,但他更向往北京大學,向往讀數學,他對家人說:“我的信仰就是數學。” 可家人盼著他早點畢業掙錢。他偷偷考了北大軟件工程碩士,沒選擇數學:“學基礎學科掙不下什么錢,那時計算機專業特別火,出來月薪上萬,我要為家里想一想。” 北大碩士畢業后,在中關村一家創業公司待了2年,帶一個團隊搞軟件開發,他還是想著數學,對IT業有些排斥。他也想多留條路,考取了中科院人工智能博士,卻放棄入讀,“計算機始終不是自己的興趣”。 他有一個夢,成為一名數學家,跟許多人一樣,他也曾為了賺錢想過放棄他的夢想,但居里夫人的一句話激勵著他:“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于是他放棄了開發軟件這條光輝大道,開始了他的尋夢之旅。從網上搜索發現,湖北招村官限制最少,他報了名。通過相關招錄程序,他被錄取,成為江夏區金水辦事處武當村村主任助理,簽約3年。 村官就要做村官該做的事 霍計武說:“來村里工作近1年,我深深體會到,這是中國全面走向復興的時代,但在資源豐富的農村,卻封閉落后,急需人才。民族復興的關鍵在農村做村官的每一天,我并沒有覺得遺憾,反而在服務農村、農民的每一天,心里很踏實,覺得有一絲淡淡的幸福。” 武當村是一個移民村。2010年8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武當山下4個村移民計387戶,住進400公里外的江夏金水農場。 村里檔案稀缺,很不規范。作為唯一懂電腦的人,霍計武成了打字的,檔案都由他整理。他發現,給移民落實政策需要這些檔案。1年時間里,他整編出各類檔案30余冊,將手工材料變成了電子化信息,大大提升了村級辦事效率。 移民村矛盾復雜,確保移民權益和穩定是頭等大事。跟隨村書記、主任入戶走訪,霍計武不敢懈怠。只要知道村民有困難、有訴求,他會第一時間登門拜訪。 村民們來自山林,以前種柑橘,現在遷到平原種水田。種水田不在行,許多村民每畝地每年只有千把元純收入。 今年5月,霍計武決定試種彩色花生。他發動周邊10名大學生村官,開墾了3.5畝荒地,“為武當村試一條路”。彩色花生是他家鄉的特色作物,畝產可達萬元。為了種彩色花生,霍計武專業書完全不看了,每天5點多鐘起床,忙兩個小時再去上班。下了班,再去地里忙。室友段曉東問他:“你不考博士了?”霍計武答,當村官就要做村官該做的事。考博先放放。 霍母不覺兒子官小 在武當村近1年,霍計武獲得了書本上難以獲得的體驗。他開始學會站在組織、國家和民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開始喜歡上村官了。”霍計武說:“移民遷徏千里來到這里,說到底也是國家需要;現在我被老百姓需要,被人家發自內心尊重,不把事做好,說不過去。” 前幾天,霍計武得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出鄂豫入冀后,邯鄲是受益地區,年分水量3.5億方。武當村民用自我犧牲換來的水利,自己家鄉也有一份。 他在個人小結中寫道:“我思念我的家鄉,和移民同病相憐。我們同樣離家千里,為國家作貢獻。我把村民看做自己的父老鄉親,村民把我看做他們需要、尊敬的人。” 聽說霍計武在湖北做了村官,霍計武的母親不覺得孩子當的官小,農村可需要像兒子這樣的小伙了! 霍母說,兒子肯定能當好這個村官。她掰起指頭數兒子會干的農活:“鋤草、打藥,播種都會。種玉米啥的,都知道。” 霍計武的大姐知道了弟弟的事跡后,忍不住心疼得哭了。她和弟弟通了電話:“因為姐是看著你走過來的,明白你的苦與付出。可姐心里很高興。你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平凡的崗位做不平凡的事,一向是你的風格,做好人民和國家需要的好公仆!”妹妹給霍計武在QQ上留言:哥哥,我為你驕傲! 老家誠邀小霍回鄉發展 記者了解到,霍計武事跡流傳開后,引發諸多熱議。有網友評論:“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霍計武傻,但在我看來,他比任何人活得都明白。且問有多少人會為了夢想放棄金錢,又有多少人愿意為了服務別人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但這些他都做到了。一個大有作為的人,他的成績的取得一定是和祖國、人民密不可分的。霍計武的故事不僅僅只是一則新聞,這更是一則年輕人的思考題。” 還有網友如是感慨:“在許多人的眼中,追逐學歷也是追逐成功的過程,似乎學歷已經成為享受成功的敲門磚。夢想路上的選擇,人生旅途上的取舍,只有歷經磨難,用貼近地氣的實踐去了解的人,才能懂得放下與堅守。” 前不久,館陶縣委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詢問霍計武近期是否有回鄉探親的計劃。據了解,目前,該縣縣城啟動了引碩工程,實施人才興縣戰略,準備用3年時間引進500名碩士,希望像霍計武這樣的人才能回鄉獻一份力。 “村里的工作比較忙,自己明年春節才能回家”,霍計武說,對于回家鄉發展的計劃,他認為一時還不行。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如果離家太近,靠著父母,容易產生惰性,“還是想在外面多磨煉幾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作為簽約村官,自己也應該服務好江夏的村民,這是一份誠信。霍計武表示,今后不論走到哪里,心里都會牽掛家鄉,有機會都會為家鄉做貢獻,“這也是我的一個夢想!”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校又現“考研熱”部分專業考研生超六成
·9月中上旬將發布2014考研新大綱
·東南大學研究生防雷產品被青奧場館采用
·研究生工作壓力大玩“逃生游戲”被綁樹上
·7成研究生報到有家長陪同 謹防心理依賴(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