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人民大學公布改革方案稱,人大將嚴控包括官員、企業(yè)家在內在職博士生的錄取比例,并縮減了包含省部級官員在內的兼職博導人數。 在職博士生錄取比例控制在10%以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發(fā)言人王宏偉介紹,此次發(fā)布的《中國人民大學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若干要點》是人民大學深化綜合改革的首個子項目,而人大綜合改革方案今年4月已正式通過教育部備案。 其中涉及的19項改革措施,就包括嚴格控制在職博士生的錄取比例,自今年起,除高校教師、科研單位研究人員之外的在職人員,占全校博士生錄取總數的比例,要控制在10%以下。 “對在職博士生培養(yǎng),社會上多有詬病,而且的確官員、企業(yè)家比較多。”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稱,他們通過各種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在職博士生,特別是本人又不在科研單位的,對學科發(fā)展、文獻豐富做得貢獻非常小。 吳曉求說,今年,對不含科研單位研究人員、高校教師的在職人員,人大博士生錄取比例是16%。 “因為沒有著作和像樣論文” 吳曉求介紹,之前人文社科學科會請很多在重要部門擔任領導、同時又有一定學術水平的負責人,擔任兼職博導,“因為他們了解中國實踐和政策制定,還是起到作用的。” 但隨著人大博士生培養(yǎng)目標任務轉變,這個情形也在發(fā)生變化,“如同減少在職博士生一樣,我們大幅減少了兼職博士生導師。” 吳曉求稱,領導干部能否擔任人大兼職博導,要看是否有博士學位,以及論文考核,讓他們像別的教授一樣接受學校學術委員會的投票。 “有些人就是官很大,但學術委員會投票沒過,因為沒有著作和像樣論文,只有講話,所以我們就大幅減少了,這也是我們這次改革的重點之一。”吳曉求說。 吳曉求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次取消兼職博導資格的,包括一些正部級和副部級官員。 據其介紹,人大兼職博導已從150人左右減至100人左右。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研究生學費可打折?學費有多大利潤空間
·黑龍江一高校預繳學費九五折 拒回應質疑
·人民大學取消部分官員兼職博導身份
·博士寫信求助:我們要繼續(xù)科研還是養(yǎng)家糊口?
·女研究生接“最高檢”來電 半個月被騙48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