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的優秀學生表彰大會上,高三八班的學生蘇坤接受了來自學校的祝賀。原來,他今年成功入圍第十二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 9月29日下午,在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的優秀學生表彰大會上,高三八班的學生蘇坤接受了來自學校的祝賀。原來,他今年成功入圍第十二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并赴俄羅斯特威爾參加國際地理奧賽,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摘得銅牌。 兩年前,蘇坤參加了第五屆全國中學生地理奧賽。從那以后,他便把自己的課余精力轉移到了地理知識的學習上,2014年11月,參加第六屆全國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附加賽,并成功入選國家集訓隊,成為了第十二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的一員。2015年8月11日至17日,蘇坤代表中國中學生遠赴俄羅斯特威爾,參加第十二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摘得銅牌。 國際地理奧賽究竟考些什么呢?在表彰大會上,蘇坤跟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參賽經歷。蘇坤介紹說,國際地理奧賽分為綜合寫作題(筆試)、多媒體景觀判斷題(機考)和野外考察題三個部分,全程都是英文作答。 “其中野外考察題是最體現參賽者水平的,要求參賽者制作河谷土地利用圖,再對比100年前的照片,觀察河谷對岸土地利用的變化,另外還要制作河谷的剖面圖等等。”蘇坤說,野外考察完畢之后,還需要自己理解消化,“因為第二天參賽者要通過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調動自己的地理知識,對將來河谷的發展做出規劃,這才是難點所在。” 在準備國際地理奧賽的時候,蘇坤才剛剛進入高二年級,正是老師口中“分水嶺”的時期。雖然高中的學業十分緊張,但蘇坤依舊堅持自己的興趣從未動搖。在保證學科學習的同時,他把自己的課余時間都花在了補充地理知識上。 因為國際地理奧賽是全英文作答,蘇坤特意到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借了兩本原版英文地理書,“我不僅需要把專業詞匯記下來,更需要通過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同時,因為國際地理奧賽有野外考察的題目,在課余時間,蘇坤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諸多實踐:去龍泉山考察野外環境、去三岔湖調查旅游開發現狀等等,“實地考察更加考驗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控,也比在書上看來的知識更加直觀,更容易記憶和理解。”(見習記者 郭楓)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知己知彼 美國MBA獎學金頒發標準大揭秘
·成都高三學子獲國際地理奧賽銅牌
·中國成功發射第四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學籍信息上傳網絡 隱私安全應該如何保障?
·寒窗苦讀十余載 一時貪念鑄大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