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北京新東方國際高中又收到了一份喜報——國際高中二年級學生陳格雷在騰訊網舉辦的首屆“Qrobot”杯應用開發大賽中獲得人氣獎。比賽由中科院、中國機器人協會以及騰訊公司聯合舉辦,面向全國大學生及機器人愛好者,為校園里對機器人以及windows開發感興趣的同學們提供一個學習和分享的平臺。而陳格雷作為一個高中生,是如何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并獲得好成績的呢? (陳格雷) 最早看到比賽的公告時,陳格雷已經有了報名的想法,但因為自己只有高中知識、而沒有技術方面的設計能力而猶豫是否要參加。隨后,在老師的推薦和鼓勵下,他決定參賽。從9月末開始構思,到10月提交設計方案,陳格雷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一個高中生怎么和學習了專業編程知識的大學生們較量呢?陳格雷思考著。沒辦法解決應用程序的技術困難,那就依靠創意和誠意來突出設計。那么創意是什么呢?陳格雷想起了他看過的一個TED演講視頻。通過這個視頻,他了解到了現代社會中家庭成員間的交流趨向減少,父輩與孩子之間的代溝也在加深。于是,陳格雷將“解決家庭成員間交流不便”的問題作為了應用開發的目標,構想出了“Family Well”社區性家庭應用。 關于這個應用設計,陳格雷向我們介紹道:“這是一款基于機器人的應用。進入‘Family well’之后,孩子可以通過機器人的眼睛投影到墻壁上或者空氣中的裸眼3D看到父母或者奶奶、爺爺的影像在一個虛擬的社區中。”在陳格雷的構想中,父母等家庭長輩可以利用裝有“Family Well”應用的機器人實現與孩子的遠程交流。無論有多遠,只要打開機器人,家庭成員就能互相看到彼此的影像浮現在眼前,即時通話、了解彼此的狀況。“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程序成功設計出來,那么我們這些即將遠渡重洋去留學 () 的學生,或者是那些空巢家庭中的小朋友、老年人,也就可以與家人在虛擬空間中生活在一起了。”好的創意為陳格雷接下來的方案設計開了個好頭。接下來,他開始專心致志地做方案——構想策劃、展示PPT、宣傳推廣……這一系列工作都是由陳格雷一個人完成的,而他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了許多樂趣。最終,由于陳格雷的設計具有可操作性和社會價值、能夠利用技術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因此獲得了評委的青睞和觀眾的支持。6726次瀏覽、3286次投票,讓陳格雷的設計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并拿到了“Qrobot”杯應用開發大賽的人氣獎。 值得一提的是,陳格雷在設計參賽作品的過程中綜合運用了他所學的各方面知識,從創意、設計、推廣等多個角度增加了他的作品的亮點。例如,在設計中,陳格雷考慮到一旦這種機器人投入生產后,制造商會有什么樣的商業需求,而這樣的想法都基于他曾經學習過的商科知識;再例如,在推廣時,陳格雷在上對他的參賽作品進行了展示,并建立了“小Q機器人國際粉絲后援會”的,利用傳播迅速、影響面廣等特點很好地宣傳了自己的設計,贏得了更多的人氣。從演講視頻中獲取靈感、在設計中結合現實狀況、在推廣中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增加關注……這一系列經過借鑒與思考都充分體現了陳格雷善于觀察、活學活用的可貴品質。學以致用、重在實踐,陳格雷不僅掌握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重視在實際生活中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將“死的知識”轉變成“活的能力”。 面對這項榮譽,陳格雷顯得非常淡定和謙虛。“在設計中我還有一個遺憾,就是沒能將創意設計最終轉變為真的應用程序。這也是因為我一個高中生的知識太有限了。”陳格雷表示,他將來會去學習更多程序設計方面的知識,早日把自己的設計變成產品。而這次的比賽,更讓他堅定了學習機械方面專業的信念,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承載了許多榮譽的陳格雷沒有驕傲自滿,而是選擇在榮譽的光環下認真審視自己,繼而完善自己。這正是陳格雷的閃光點。 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也讓陳格雷在這成長路上收獲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小Q機器人”比賽中的好成績,對陳格雷來說或許只是一個起點。我們有理由相信,陳格雷會帶著思考更加踏踏實實地走下去,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31名高中生將“領軍”清華大學
·高中生在騰訊Qrobot杯應用開發大賽中獲人氣獎
·男生車禍瞬間推開同學截肢 被譽最美中學生(圖
·中學生體質堪憂再敲警鐘 升學壓力致政策落地難
·30余韓國高中生在京搶便利店 來自同一旅游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