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每逢發生名牌大學畢業生因找不到一份好工作而淪落時,網絡總以批評高等教育為主基調,此次事件也是如此。而一名從海外歸來的教育專家對此卻有不同觀點:“名校畢業生成為流浪漢,當真值得如此大驚小怪嗎?” 這位專家認為,每當事情發生,國內輿論總拿高等教育體制說事、總批評有關的大學,這并不公平。近些年,歐美國家遭遇金融危機,在那里,世界一流大學畢業生失業后有進餐館打工的、有上街擺攤的,甚至也有流浪乞討的,這樣的事算不得新聞。因為,沒有人保證,一張名校畢業證書就意味著體面的工作,還需要個人的努力和奮斗。 反觀中國,諸如大學生做清潔工、大學生養豬之類的事總被當作新聞炒作,好像大學生永遠都是“天之驕子”,不該做農民工的事、不該有農民工的經歷,其實不然,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早已普及,他們并非人人都是“精英”,從就業大盤子看,中國的大學生也應該是普通勞動力的一部分。大學生中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成為流浪者,也應視為平常事,不必另眼相看。 “人民網”發表署名文章對此事發表評論指出:一邊是“民工荒”,一邊則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北上廣的人潮擁堵,一邊是我國鄉村城鎮的人才凋零。在中國,擁有一技之長的復旦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卻無用武之地,其結果遠非因社會分配失調而造成的。眼高手低,與社會嚴重脫節的大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以致被社會所遺棄。 評論認為,當務之急仍是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他們已經不再是“精英”,從事情的根源來看,大學生不擺正自己的心態,那么此類事件仍然難以消除。當下,“畢業即失業”的困境應該促使高校必須轉向培養技能型、生產型人才的領域;其次,政府應該鼓勵大學生多渠道就業,對擁有高學歷而無法就業的應采取綠色通道;再次,家庭以及社會不應該對孩子施加壓力,也不應該鼓吹考研(微博)萬能論。 教育資訊 更多教育資訊
(《新民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復旦流浪漢:名校畢業不等于體面就業
·藝考:培訓成本高 錄取機率低 就業壓力大
·初入職場遇到什么樣的上司好?“壞上司”是所學
·安永2012年春季招聘媒體見面會
·女大學生為求職減肥30斤 結果因太瘦工作又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