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份心儀的工作到底難不難?武漢理工大學( 招生辦)80余名即將離校的畢業生,近期先后將自己曲折的求職經歷寫下來,交由學校整理發布,為找工作的同學支招。不少畢業生講述了自己的求職誤區,甚至不惜自曝糗事,以此鼓勵同學們吸取教訓、迎難而上。 好學生未必好就業 大學期間,武漢理工大學能源動力專業畢業生劉育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求職總是遭遇種種挫折,一開始他怎么也想不通,情緒一度跌到谷底,每天自怨自艾,哀嘆自己太倒霉,直到最近他才振奮精神,終于成功與一家國企簽約。在反思的過程中,他發現“輕敵”才是他求職倒霉的原因。 “我一開始覺得自己成績好就夠了,還準備保研、考研()、考公務員(),分散了注意力,沒太關注招聘信息和就業行情,結果每項都失利。”劉育說,大四下學期開始,他細心查閱網上各種求職信息,做了充分的準備,最終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成功簽約。 面試技巧反弄巧成拙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化學畢業生莫云跑了近30場招聘會,屢次失敗才成功簽約香港某知名科技公司。總結自己的求職經驗時,他自稱被網上的求職技巧“坑苦了”。“網上流傳著五花八門的求職技巧,比如面試絕招‘找工作要厚臉皮’、‘能說會道是大贏家’等等。”莫云說,實際上他發現這些技巧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他所應聘的企業大多喜歡踏實的員工,而他面試時照搬這些絕招,表現得厚臉皮和能說會道,往往弄巧成拙,讓面試官覺得太過輕浮,好幾次把面試現場弄得十分尷尬。 莫云總結說,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應聘技巧,要根據企業文化來發揮面試技巧。 校方發布“求職心經” 武漢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楊光萍老師介紹,為引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目前該校在就業網站開辟了專門的欄目,邀請優秀的畢業生自愿撰寫“求職心經”,作為就業指導工作的補充。 “現在很多優秀的畢業生,喜歡在、貼吧中講述自己的求職經歷,很有意義。”該校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趙北平表示,相比學校開設的求職規劃課程,優秀畢業生的“求職心經”更加具有專業貼近性、求職時效性,其指導意義和鼓勵效應更加明顯。 趙北平介紹,目前社會上各種求職書籍較多,但大都實用性和針對性不強,根據學生需求,下一步學校計劃對優秀畢業生的求職經驗進行整理,要求專家編制成求職參考書。(楚天都市報 記者周治濤 實習生張曉強) (荊楚網 周治濤 張曉強)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女大學生就業:讀研時結婚生子增競爭力
·高考畢業生暑期求職四處“碰壁” 難圓求職夢
·畢業生組團寫“求職心經” 自曝糗事總結教訓
·高校為刷高就業率出招 小超市“簽”20位畢業生
·女大學生千里南下半年找工難 班級僅五六人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