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辛苦不值一提 自從租房后,妻子也變得異常忙碌。擔心孩子的安全和飲食,妻子不得不每天從浦東趕到上海南站附近的出租屋里,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由于房間太小,條件有限,她晚上又要折回浦東的家中。 張先生出于工作需要,只能住在浦東。這樣,一家三口能團聚的日子,只有周末。 不過,妻子的辛苦,在張先生看來不值一提。作為高三生的家長,他時而感到愧對孩子。同樣是家有考生,若拿家長之間的“付出”做個橫向比較,也足夠讓人瞠目。 在一些名牌中學,有的孩子家長中的一方會辭去工作,全職陪讀,和孩子一起走過考大學的日子。也有家長會在孩子高考前向工作單位提出幾周甚至幾個月的休假,監督孩子復習。 在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三口之家會在學校邊上租房子。這樣既方便孩子上課,一家人也能住在一起。 滬上一些名牌高中附近,基于高三學生租房的剛性需求,一些條件很一般的出租房,動輒開出高價。月租四五千,是很平常的事。 “付出”,已進入倒計時 “我們沒那個條件,但花錢也像流水一樣。”說到房租、說到錢,張先生掰著手指頭算起賬來:兒子高一、高二兩年不間斷地補課,每年花費至少兩萬元;高三的時候更緊張,為了提高各科成績,準備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試,每個周末都把老師請到家里單獨“開小灶”。每月雷打不動的支出,還有近兩千元的房租。這么一算,孩子高三的額外教育投資差不多已用掉了四五萬。三年高中讀完,差不多要支出九萬元人民幣。 “我和妻子文化水平都不高,功課上不能輔導他,除了盡量存點錢,還能幫他什么呢?”張先生只能嘆氣。 就在考場外候考時,另一筆隱形“支出”又隨著一張傳單飄到了張先生手上——某民辦機構的自主招生培訓班,40個課時3880塊。 參加如此高價的所謂自主招生面試培訓班,值得嗎?家長們隨即討論起來。雖然也聽說大學招辦曾多次聲明面試不需要參加事先培訓,有的家長仍然掩飾不住為孩子“付出”的沖動。 “都已經花了這么多錢了,再花幾千塊,或許真的能提高孩子的面試成績呢!” “我們能為孩子服務,也就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等六月份孩子高考一結束,他就飛了。那時候我們再想做啥,都沒什么事情可做了。” 家長的心情,只有家長懂。 (文匯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博弈自主招生考試 付出與辛苦不值一提
·專家解讀2012年自主招生面試技巧
·寫給沒有通過自主招生考試的高三學生
·自主招生考試“烤”熱“自招經濟”
·“北大系”自主招生考試北京考點首設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