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徐潔 對北大、清華兩所頂尖大學來說,成績成為其越來越在意的因素。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大學選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正常,關鍵是要把選擇權交給學生。 自主招生成大學搶生源手段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大學選拔學習好的學生,對“學業成績”提出要求很正常。然而,他仍然認為,“從演進過程來看,掐尖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自主招生成了大學搶生源的一種手段。”他一針見血地指出,評價改革的價值并不是看大學的選拔是否拋棄了成績,而是有沒有把選擇權交給學生,一言以蔽之,“就是學生可不可以拿到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 大學掐尖扼殺學生的選擇權 11月10日面試現場,記者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入圍面試的12個學生中,志愿選北大還是清華,成為忌諱的話題,“不管哪一所,先獲得推薦資格再說。”一名學生說。該校選拔方案中也明確要求:“志愿報考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招生辦)。”這意味著,他們現在就要早早地在兩校間做出選擇。 熊丙奇認為,這反映出的是大學沒有開放競爭的心態,不是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而是扼殺了學生的選擇權,可稱之為“大學的墮落”。 他說,在如此的升學焦慮下,在香港和國外大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日益增大的當下,優秀學生體制外的選擇越來越多。國內大學自主招生的“掐尖”游戲不但不會招到更多的好生源,反而會加劇他們的快速流失,使得生源質量越來越低。 (齊魯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教育專家稱自主招生要把選擇權給學生
·2013年自主招生趨勢大解析
·高校自主招生悄然啟動 福建多所名校校推有份
·北大清華自主招生“校長實名推薦”悄然啟動
·部分名校自主招生“變臉” “掐尖”戰打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