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參加高考()的大軍中,有這樣一些考生,他們要么熱衷發明創造,擁有多項專利;要么對某些領域特別有興趣,并擁有較深厚的素養;要么擁有讓人為之驚艷的特長……為了給予這些擁有特殊才能和才華的考生進入更適合他們學習的大學的機會,十年前,自主選拔錄取開始試行。 從陌生到熟悉,從嘗試到規范。十年來,擁有自主選拔的高校數量逐年增加,參加自主選拔的考生越來越多,高校的選拔程序越來越規范。自主選拔錄取已經成為備受考生關注的一次測試。由于通過高校組織的自主選拔測試能獲得一定的錄取優惠,也有部分考生將其當成以較低分數進入更好大學的“敲門磚”而頻繁趕考。 那么,自主選拔錄取適合哪些類型的考生,考生如何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高校,又該怎樣準備筆試和面試?請跟隨本文一同去發現。 擁有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高校近百所,如何選擇到適合自己未來發展,并有一定通過測試機會的高校是獲得自主選拔錄取合格證的基礎。選擇高校,有哪些方法可參考?請看看高校招辦主任的見解—— 選擇:特長、分數卡位戰 選擇:以特長、分數定位 方曼(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辦)招辦主任):目前已經有將近80所學校擁有自主選拔的資格,其中囊括了幾乎全部的國內知名的大學。考生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準自主選拔高校的招生政策(報名條件、測試方式、優惠政策、專業選擇等),更要看準這所學校的專業中,是否有自己喜歡的專業,以及這所學校的相關專業在全國的實力等等。總之,自主選拔錄取時候選擇專業,有可能就決定了今后進入哪所大學讀書,讀什么專業,更遠一點說,可能決定了今后的人生走向。所以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只有將個人特長、興趣愛好和學校實力、學科實力以及社會需求較好地統一起來,才能夠實現考生利益的最大化。 作為高考選拔人才制度的補充,自主選拔錄取的入選考生,一般都是具備某些特長的學生,卻不一定是全面發展、適應高考評價體系的,為了給予這部分學生有繼續升造的機會,學校都在高考的錄取分數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有些學校可以在調檔線下若干分以內都給予錄取,有些學校上重點線就可以錄取,甚至有些具備特殊才能的可以降至同批次控制線予以錄取;在專業上也相應有一些適應學生興趣發展的優惠政策。正是基于通過自主選拔測試可獲得錄取優惠,許多考生“一稿多投”“腳踩多只船”,頻繁參加多所高校組織的考試,甚至為了增加通過的幾率,還花高價參加各種培訓班。但通過電子科技大學近幾年的統計,有20%~40%的獲得合格證的考生結果因為高考未取得達到享受優惠的分數,結果未能被錄取。這說明,就算獲得了高校自主選拔錄取的合格證,在高考時不能取得享受錄取優惠的成績,結果也是白搭。因此,考生在選擇高校時切忌“盲目攀高”,不要選擇那些即使在享受錄取優惠的情況下,也達不到錄取分數的高校。 李振宇(天津大學招辦主任):各高校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對最自主選拔對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學生在選擇高校時,要充分的以自己的志趣和興趣為出發點,結合高校人才選拔的條件,選擇適合自身未來專業方向和學習興趣的院校。如有的學生對建筑設計感興趣,就可以考慮選擇天津大學的建筑學;有的學生對化工感興趣,就可以考慮選擇天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如有的學生對哲學感興趣,就得考慮在哲學學科有特色的綜合類院校,天津大學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選擇。 此外,還可以從高校設置的筆試內容來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填報該高校。如天津大學與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招生辦)等高校組成“卓越聯盟”統一進行筆試,試題的命制由卓越聯盟九校成立的命題委員會負責。由于這些高校都屬于在理工科比較有特色和優勢的院校,因此筆試的科目更側重數理知識,測試科目為數學、自然科學(涵蓋物理與化學)、社會科學(涵蓋語文與英語)。如果考生數理方面知識比較薄弱,參加由“卓越聯盟”高校組織的筆試通過率就會比較低,選擇此類高校就不太明智。 雖然說獲得自主選拔錄取的合格證,并完成高校公布在《招生簡章》中流程的考生一般能在高考錄取時獲得相應降分錄取的優惠。但降分錄取有一定的范圍要求,各高校對自主選拔錄取合格對象的優惠錄取一般是參照高校當年調檔線從降5分、10分、20分、30分或降分到一本線不等,但降分最低線一般不低于當地重點線(即一本線)。相對來說,降分超過30分,甚至達到一本線就可錄取的高校特別少,而且能享受此類優惠的考生也是鳳毛麟角。如果考生的成績分差,遠遠低于所選擇高校要求的話,選擇此類院校就算取得合格證,也可能因為高考成績未達到學校的要求而不能被錄取。所以,參加自主選拔錄取的考生要對自己的成績水平有一個正確的評估,盡量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通過測試幾率大、高考成績加上錄取優惠進檔幾率較大的高校。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首向復讀生開放
·廣西大學2013年自主招生考試政策有突破
·江蘇大學2013自主招生只需面試 上二本線就行
·跨越自招“門檻”之癢 解析自主招生報考流程
·華約、北約和卓越 自主招生筆試時間延后兩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