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眾所周知,升學考試的基本功能是評價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選拔優秀人才。為了讓考試實現這種功能,應避免偏題、難題、怪題,否則,就會導致評價出現偏差。而自主招生考試中越來越多的偏題、怪題,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焦慮外,并沒有多大的價值。 偏題、怪題、難題的盛行,體現了我國自主招生命題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尤其是面試中更加普遍。究其原因,在于自主招生改革,沒有給學生選擇權,每個考生都只能拿到一張學校錄取通知書,不能拿到多校錄取通知書再做選擇。這也就決定了招生學校難以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只有當考試從行政壟斷走向市場競爭,才能讓考試出題者關注考試評價質量;同樣,只有學校面臨“被選擇”,才會尊重學生的權益。 (北京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校自主招生特色漸失 改頭換面還是“考”
·自主招生三大聯盟“撞車”考試“瘦身”添新政
·高校自主招生變化多 考題更關注生活
·自主招生“雷人”考題走紅 引發專家激辯
·自主招生“神化” 增加考生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