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北京市學院路段大堵車。堵車發生在多所高校、中學所在的路段,以及高校的校道。私家車上,家長焦急地按著喇叭,有的考生干脆棄車步行。 這一天是“北約(以北大為首的11所高校)”、“華約(以清華為首的7所高校)”、“卓越聯盟(以哈工大為首的9所高校)”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日子。相比較往年“北約”、“華約”的兩兩相撞,三大聯盟27所高校首次集體“撞車”更平添了一絲“火藥味兒”——它們原定于3月2日開考,推遲兩周后繼續“撞車”。 然而,對于很多考生而言,“撞車”不僅僅意味著被堵在路上,還意味著選擇范圍被限定在了某一個聯盟。 考試調整,考生更從容 早上8點半,“卓越聯盟”高校北京理工大學的考場前人山人海。56個考場,3000多名考生,光信息驗證就花了十多分鐘。考生進入考場后,家長們依然不放心地在教學樓外站著。 盡管堵車、排隊、等待給考生和家長們帶來了焦灼感,但讓他們感到一絲安慰的是三大聯盟自主招生的考試時間、科目均作出了調整。 記者了解到,三大聯盟的筆試時間由一天縮減為半天,統一安排在上午9點至中午12點。 “北約”的筆試科目由以往的7科縮減為2科,文史類專業考語文、數學,理工類專業考數學、物理。 “華約”往年文理分科各考3門,今年文理不分科只考2門。其中,“數學與邏輯”必考,“物理探究”或“閱讀與表達”任選其一。 “卓越聯盟”理工科考數學、物理,文科則考數學、語文。“卓越聯盟”首次推出了考“一門入九校”的優惠政策。該聯盟高校內任何一所高校就讀的學生,都有望在9所高校間交流學習,類似“國外游學”的形式。 “卓越聯盟”考生小李表示,精簡考試科目把考生從準備多門科目中解放出來,“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專攻兩個科目,復習起來更有針對性”。縮短考試時間也使得考生們可以靈活地安排復習時間。匆匆告別記者后,小李趕往13點30分開課的高考()輔導班。 而對于“卓越聯盟”推出的“一門入九校”新政,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學生、家長,大多數人表示尚不知曉,只有一名北京二中的女生對此有所期待。 知識、能力,更看中什么? “神題”是每年自主招生考試中最大的談資,今年也不例外。考生前腳剛跨出考場,有關自主招生的“神題”便在網上傳開。 “北約”的考題要求用北大、清華、高考、狀元,編一個150字的笑話;上聯“北京霧鎖車迷路”,要求考生寫出下聯…… “華約”的考題取消了作文,只有一個300字關于南北供暖的評論…… “卓越聯盟”的題目相對“正常”,但物理試題中有相當一部分超綱題。 有不少人在網上為自主招生擺脫“掉書袋”式的教育叫好。可實際上,考試中“神題”所占的比例只是一小部分,自主招生考題考查的不外乎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考生對待“神題”的態度究竟如何? “一些‘神題’的分值較小,答不上來就要果斷放棄。”“北約”考生王萌萌說。與之相反,“華約”考生張毅則對“神題”充滿了好感。“大家的考試水平差不多,用考察思維、創造力的‘神題’拉開分值,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與此同時,兩名參加“北約”考試的學生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當前的自主招生考題仍然側重知識的積累,而非能力的提升。“題目類型和平時所做的差不多。但是有一定難度,物理證明題的難度相當于高考最后一道大題。” 參加“卓越聯盟”考試的考生王曉琳則表示,“卓越聯盟”的考題考查的大部分是書本上的知識,超綱題也沒有想象中的難以回答。 采訪中,大多數考生表示并沒有刻意為自主招生作準備,只是當做增加選擇的一個機會,不以耽誤高考為前提。“現在高考高分段競爭激烈,大家都希望通過自主招生拿到高考加分,這是很多人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真正目的。”王曉琳坦言。 選擇高校宜多?宜少? 如果考試時間不沖突,王曉琳會參加“華約”、“卓越聯盟”的考試,“華約”的清華大學(招生辦)是她向往的高校,但考慮到自己的成績并不是十分拔尖,她最終選擇了“卓越聯盟”的北京理工大學。 “往年多是‘北約’與‘華約’的考試時間沖突,今年三大聯盟都安排在了同一天。雖說只需要專攻一個聯盟的考試,但選擇的余地小了很多。”王曉琳不無遺憾地說。 事實上,與國內一名考生最終只能被一所高校錄取的模式不同,國外高校入學考試允許考生申請多所高校,并同時獲得多張高校錄取通知書,考生可以從中選擇一所心儀的高校就讀。這也是近年來國內一些高等教育專家呼吁的自主招生模式。 王曉琳對國外的高校招生模式很是向往。她所在的班級原有34名同學,如今只剩下20名在校,14名同學選擇了境外的大學。出國讀書的同學中,最多一人竟收到5所美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 “進入什么樣的大學關系著一個人的前途,我希望國內大學要給考生擇校留有余地。”王曉琳說。 盡管國外高校有成熟的招生模式,但更多的人對“拿來主義”持質疑的態度。“如果像國外一樣錄取,會不會好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裝進了優秀生的口袋?成績中等或偏差的學生連一張錄取通知書都收不到?”張毅說。 北京市崇文區林女士認為,自主招生是一個面窄概率低的補充,孩子復習高考已經疲憊不堪,不希望為了多次考試付出太多的精力。 廈門一中高中數學教師徐小平告訴記者,過多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還可能會影響到考生的正常高考復習,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學生。“畢竟自主招生考試的知識范圍、重點和高考有區別。” (中國科學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校自主招生特色漸失 改頭換面還是“考”
·自主招生三大聯盟“撞車”考試“瘦身”添新政
·高校自主招生變化多 考題更關注生活
·自主招生“雷人”考題走紅 引發專家激辯
·自主招生“神化” 增加考生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