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反應 校長講話打親切牌 大伙聽著直呼“溫暖” 沒有“一定要……切記……為……奮斗終身”,張堯學拉家常式的講話非常親切,感染了在場的13000多名新生。 “校長沒有豪言壯語,說的都是實在話,對我觸動很深,尤其是這24字箴言。作為一名計算機專家,他勸誡新生不要沉迷網絡,更是有非凡的意義。”文學院新聞傳播學2012級研究生王軒表示,張校長用聊天的方式與新生交流,樸實的話語句句打動人心,“‘大學學習,要學會使用獵槍,不要帶干糧。’張校長用形象的比喻啟迪新生在大學要如何學習,我想大家都聽懂了。” 一邊聽一邊做著筆記的材料院新生張錦程告訴記者,他到了學校后一直聽老生在不同場合說“中南人”,張校長這樣的講話,讓自己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中南人”是怎樣打造出來的。 來自廣西的土木工程學院大一新生溫佑慶對張堯學校長“很崇拜”:“因為校長總是傳達給我們積極向上的力量,很溫暖。” 相關鏈接 大學校長“開學第一課”特色語錄 “大學是成敗得失的關鍵時期,一個人在大學的成功可能不是你一輩子的成功,但大學的遺憾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遺憾。大學生應該內化自己的學習動力,努力學習,勇于擔當。”——9月12日,長沙理工大學校長鄭健龍給2012級全體新生上大學第一課。 “良能良知為做人底線,是每個學生生而有之的潛能。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的公民社會,要讓每個學生充分演繹自己,不斷加強自身的公民意識,才會有每個學生自覺學習的主動性,才會有一個歡樂愉快、朝氣蓬勃的校園。”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劉曉校長為2012級新生上大學第一課。 “我寫信希望同學們獨自來學校報到,就是希望大家從獨立生活開始,進而學會獨立思考、培養獨立人格……只有學會了獨立思考、具備了獨立人格,才能幫助你們激發好奇心、啟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維,才能促使你們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著你們可以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8月16日,清華大學(招生辦)校長陳吉寧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要學會做人。 “在大學的自由發展意味著要‘成為你自己’,而這絕不只是指有好的成績,還要有自由的意志、獨立的人格和鮮明的個性。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主動學習和實踐;需要質疑和獨立思考;需要外界給予和自己尋找開放的環境等。”——9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舉行本科生開學典禮,校長李培根在13分鐘的致辭里45次提到“自由”。 “為什么要上大學?如果你是為了升官發財來到復旦學習的話,那么你在學校會受到鄙視。學生的本分是什么?學習!”——9月7日,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新生開學典禮上接連發問。(岳霞蔣純 整理) 晚報早評 校長個性講話助推創造力 袁云才 自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在畢業典禮上使用“根叔體”以后,近兩年,大學校長們在開學和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爭先恐后地“潮”了起來。去年6月,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李元元在畢業典禮上講話時用了大量網絡新詞;清華、北大兩位校長在畢業典禮上,一位用了“凡客體”,一位說到“傷不起”。昨日中南大學舉行新生開學典禮,校長張堯學既謙虛又有個性的講話,再次受到大學生們的歡迎。 有趣的是,校長們富有個性的講話一落音,學生們便很自然地聯想到“大叔”。“這個‘大叔’真有意思”,這是中南大學新生對張堯學的評價。就如人們不論老小都叫我“云才哥”一樣,我以為,這是一種別樣的尊稱,其中帶有濃濃的好感與親近感。 在學生印象中,“大叔”都是有血有肉有鮮明個性的,幾乎是“零距離”。而校長,大抵都被模式化了,簡直變成了“模具”,有“架子”卻失其血肉,有“威嚴”卻失其謙和,有知識卻離自己太遠。其講話千篇一律,這樣的“模具”教導出來的學生,也難免成為“模型”。雖然規整,卻壓抑了個性思維,很難具有創造力。 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校長曾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校長們富有思想的個性發言,比照搬官話、套話、空話需要動腦筋,這就是一種創造力的表現。尤其是那些言之有物、有思想、有內涵、有情感的講話,更是創造力的噴發。它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對于改進學風、引領學生正確成長,都是個很好的推動。 (長沙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工業大學禁社會人員穿行 居民稱出行不方便
·福建2013年高考報名提前至10月 戶籍須符合規定
·江蘇2013年高考美術統考12月2日舉行 共設6考點
·2013高考家長必讀:國慶長假要讓孩子收放有度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大學是知識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