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育廳廳長沈健 中國江蘇網11月29日訊 昨天,正在召開的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眾多代表和委員們針對《關于全省基礎教育情況的報告》進行了聯組審議,并展開專題詢問。 會上,江蘇教育廳廳長沈健等政府部門負責人就擇校熱、江蘇高考()制度改革、績效工資發放等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異地高考方案 焦點:江蘇實施方案何時出臺? 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年底前出臺異地高考具體政策。福建、江蘇、湖北等十幾個省市先后表態,將會在年底前制定具體措施。 日前,黑龍江、山東、福建等省份已相繼出臺了具體的異地高考方案,但是山東和福建兩省都提出,從2014年起方可允許高中階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在本地參加高考,而且目前具體實施細則仍在制定中。 早前態度積極的江蘇,至今遲遲未見肯定表態,很多人都心懷好奇,江蘇的異地高考方案進展到了哪步?昨天,在人大會議間隙,記者采訪了江蘇教育廳廳長沈健。 回應:江蘇異地高考有望2013年實施 “我省的異地高考方案已經初步形成,目前正在提交給其他的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調研。”昨天,記者在采訪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時,得到如此答復。沈健說,目前江蘇異地高考方案進展順利,由于其中涉及的部分規定,可能與早前相關部門已有的規定存在沖突,所以目前仍在具體調研和論證中。 沈健說,雖然目前江蘇的異地高考方案具體內容尚未公布,但是對2013年參加高考的隨遷人員子女不會造成影響。這就意味著,目前按照現有程序報名參加高考的這批考生,在新規出臺以后,依然有望按照異地高考方案參加明年的高考。 高考制度改革 焦點:能否重回“3+X”方案時代? 連日來,有關江蘇高考制度改革的話題,再次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早前在接受采訪時,不少出席大會的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表示,目前的江蘇省高考方案存在不少弊端,如考試方案過于繁雜,導致學生負擔過重等等。 昨天有委員現場詢問:未來江蘇高考制度改革,能否嘗試將學業考核與高校招生考試脫鉤,恢復3+X的方案?其中“X”由學生自選并按分數計分,而不是按等級計入高考總分? 回應:學測成績未來將成錄取重要依據 “目前有一個問題已經明確,那就是高考制度在當前還是需要堅持的,因為在現有的社會情況下,還沒有更為公平合理的制度來選拔人才。”昨天,江蘇教育廳廳長沈健現場回應說,但是他也坦承,目前實施的“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的高考模式,存在不少瑕疵有待完善。 沈健說,教育廳已經收集了來自社會各界對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問題以及改進完善的建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下一階段高考改革的總體思路:按照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政府宏觀管理,讓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 具體來說,包括重新界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和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的功能定位,即學業測試是一種水平性考試,高考是選拔性考試,二者要分開。可通過對水平測試進行改善,實現將其作為注冊入學錄取的直接依據,以及提前自主招生院校錄取的重要參考,并作為院校優先錄取和安排專業的重要指標。 教育資源不均 焦點:如何看待和解決擇校熱? 由于優質教育資源布局的不均衡,以及師資隊伍分布的不均衡,擇校熱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不少家長反映,擇校熱現象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導致人民群眾對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工作存在不滿,已經到了必須加以重視和解決的時候。 在本次大會上,不少委員也表示,目前的擇校熱現象十分引人關注,嚴重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希望教育廳能夠拿出有效的措施,來遏制這種現象。 回應:2015年前,公辦校擇校生比例低于10% “由于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差距較大,導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優質資源缺乏,城市學校受關注程度高,聚集了較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昨天,沈健在回應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向與會的委員們分析了擇校熱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為了能讓孩子發展得更順利,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家長往往想方設法為孩子擇校,希望子女通過接受相對高質量的教育,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沈健說,這是擇校現象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沈健說,為了緩解擇校熱,江蘇是從兩方面著手的:一是努力消除城鄉間擇校,這主要是通過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校的投入和建設來實現,縮小城鄉學校間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努力消除大中城市里的“擇校熱”。 具體措施包括,規定熱點高中要將不少于50%的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每所初中,由所在初中擇優推薦。校長和教師依法實行定期交流制度,校長在同一學校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教師要按照每年不低于15%、骨干教師不低于15%的比例進行交流。 為進一步緩解“擇校熱”問題,沈健說,未來江蘇還將進一步完善多項政策措施。 “未來公辦學校要堅持免試免費就近入學,民辦學校實行自主報名免試入學,如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規模則按計劃搖號錄取。嚴禁任何學校進行或變相進行各類入學考試測試面試。”沈健現場承諾說,會逐漸減少擇校生比例,如滿足學區生源入學后仍有多余學額,則通過公開報名、搖號確定,到2015年前,每所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要低于招生總數的10%。 沈健說,要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鼓勵和支持同一層次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通過組建教育共同體、集團化辦學、對口幫扶等方式共享優質資源。同時,要嚴格強化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制度。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上海初步明確異地高考思路 擬采用積分制
·北大專家:異地高考積分制實際是“拼爹游戲”
·山東大學自主招考筆試“5改2”
·廈門大學2013年不再單招奧賽保送生
·2013北京高水平運動員統測3月30日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