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朱清時之困:三年磨劍 仍需攻堅 南科大創辦初期,朱清時曾用《易經》里的困卦來形容他的焦慮,“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是改革,但是處處都碰壁……”2012年南科大終獲教育部批準成立,朱清時卻言“還是困”,甚至“比兩三年前的困更困了。” 朱清時又開始給深圳市領導寫報告了。 這次的報告,主題是關于南方科技大學人才引進和校園建設的問題。南方科技大學從籌劃到創立,朱清時記不清與深圳市政府下面各個部門官員打過多少交道。“反反復復與政府部門溝通,到實在講不通的時候,就只有直接找市長跟書記。”每次,朱清時都會將自己最深層次的想法和困惑,親自寫成報告,“跟他們說理。” 2009年9月10日,接過時任深圳代市長王榮親手頒發的聘書,時年63歲的朱清時正式成為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南科大要成為一所去行政化的大學。而三年后回頭望,這個承諾的實現愈發艱難。 這是朱清時人生命運的一次被選擇。此番做校長,徹底打亂了朱清時的閑適生活。在62歲那年,他從任職10年的中國科技大學校長職位上退休,做起了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基地的學委會主任,這份工作不但清閑,還可以到倉庫里看一般人看不見那種珍寶,是“文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正當朱清時沉浸在“半隱居”的生活中,剛開始悠然自得的時候,南方科技大學的遴選委員會找到了他,幾番勸說后,朱清時答應就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再次出任大學校長,并沒有打亂他對自己的評估:“我一直是以一種學者的身份在工作。學者的特點就是只承認真理,就是沒有被行政化,所以我當大學校長也還是經常鋒芒畢露地說很多不同意見。” 這是朱清時在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任上力推教改失敗后的二次沖鋒,他以一己之力推行教改,卻未能擺脫體制的束縛。執掌南方科技大學之初,他原本預想了諸多困難,但南方科技大學創建之后,朱清時發現“現在遇到的困難比當初想象的還要多得多”。 第一次教改:官本位作怪 注定會失敗 作為四十五歲就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的頗具傳奇色彩的學者,朱清時在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成為了我國分子化學領域的學術中堅。而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在學術研究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的時候,他卻先后到中國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做起了校長。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正是中國大學瘋狂比拼規模的年代,各高校的擴招運動以“拉動內需,讓教育產業化”之名風風火火地開展著。而朱清時在中科大校長任上面臨的第一件棘手的事,也正在于此。 朱清時著手施行教改,試圖學習西方先進大學的經驗:“第一個課程設置更新,就是不要設那么多課,教程用的都是一流的、都是跟現代科技前沿接軌的。然后希望老師用剛才我說的這種方法,不僅給學生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創造。” 但朱清時在中國科技大學的教改失敗了。總結原因,他認為,是體制決定了教師對教學沒有積極性,對大部分高校教師來說,評職稱和得成果獎比備課和傳授知識來得重要。這個現狀讓朱清時有點失望,他說:“中國的教育改革搞不起來,關鍵是大學已經僵化了,行政化了,大學就像一個行政機關、機構一樣。本來大學靈魂是所有人應該去追求學術卓越,現在追求學術卓越已經靠邊站了,現在是官本位,誰的官大誰說了算,大家都不追求卓越,那誰愿意把教學搞好?”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朱清時談南科大獲批成立:這時比兩三年前更難
·朱清時:中國大學“去行政化”改變很難
·高考北京卷說明公布 引領語文教學歸本身功能
·廣西大學2013年自招報名開始 高考最高加40分
·應對異地高考人數增加 浙江報名提前一個半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