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于廣大考生而言,高考()第一輪復習是高考全面復習的開始,這時考生必須養成一系列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復習、應考打下好的基礎。 1.制定計劃 高三是繁忙的,為避免顧此失彼,同學們應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科學安排,務必保證每科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復習時間。尤其是對語文這門容易被忽視的學科,更要制定出計劃,固定學習的時間,以保證語文學科不成為高考落分學科。 2.使用工具書 查找工具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查找工具書,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老師講不到的知識,還有助于準確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還可以了解許多歷史故事、字詞來歷,為寫作提供原始材料。同學們應該準備《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古漢語字典》《成語小詞典》等工具書。 3.書寫工整規范 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重視書寫,認為只要把試卷答完即可,這就造成了一部分同學平時語文成績不錯,而高考成績卻很不理想的后果。有人說,高考語文就是考書法,這當然失之偏頗,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書寫規范的重要性。可以說,書寫規范,是考生成功的一半。 4.讀課外書籍 讀課外書籍可以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從某種程度上說,不讀課外書的人,要想取得優異成績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語文!當然,高三時間緊,任務重,同學們不可能用大量的時間去讀課外書籍,建議大家讀一讀人教版的《語文讀本》,讀一些名家的作品,如余秋雨、梁衡、祝勇、李元洛、馮驥才等人的作品。 5.勤于練筆 在第一輪復習中,同學們應每周寫一篇大作文,另外再摘抄一篇300字以上的不同文體的文章。抄寫的目的,是強迫自己去閱讀,去開闊視野,去積累寫作素材。這樣的強化訓練,有助于語文成績實現較大的飛躍。 李老師說,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要有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于高三學生,更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逐漸養成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同學們應主動去聽、去說、去寫、去思考、去感受學習的樂趣,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對提高語文素養有積極的作用。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日華媒:日本高考同樣常見“皇帝不急太監急”
·高考生必讀:如何在短期內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哈佛青睞創造性學生 不要只會學習的好學生
·19歲山西女孩放棄高考“獻皮救父”(圖)
·備戰高考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