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從川大了解到,易良興上世紀60年代的確在成都工學院(原四川大學工學院)就讀,但后來休學回家。對于易良興的愿望,川大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需要參加高考或自考之后才能繼續學業。 天府早報記者陳蕎實習生楊孝梅吳冰清攝影黃瑤 昨日早報報道了來自重慶萬州的七旬老人易良興在川大學習英語并希望繼續學業的故事。記者從川大了解到,易良興上世紀60年代的確在成都工學院(原四川大學工學院)就讀,但后來休學回家。對于易良興的愿望,川大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需要參加高考()或自考之后才能繼續學業。 經歷:休學40多年后希望重拾學業 回憶起剛上大學的1965年,易良興說在勤工儉學時不慎受傷,“腰被扭了,因為一直拖著沒去治療,又影響到腿部,左腿都潰爛了。”在成都治療兩年仍未治愈后,易良興休學回家。1969年后,他開始在生產隊里種地,如今他靠種田和低保生活。 2008年一次幫同村村民與鄉干部協調的經歷喚起了易良興回學校完成40多年前未完成學業的想法。“知識很重要啊,在生活中能用到。”易良興感慨。 2011年至今,易良興已多次到川大尋找自己的就學檔案并希望繼續學業。他說,自己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完成學業。 測試:能解二次函數記得微積分符號 為檢驗老人目前的學習水平,記者隨機在本子上給易良興出了幾道基本的數學題目。對于二次函數的解析,易良興基本上還是能夠應付的,可做到微積分時,明顯感覺到吃力,他只能說出題目中出現的符號名稱,但解題公式已經遺忘。 了解到易良興學的是鑄造專業后,川大機械系大三學生謝雅旭當場給易良興繪制出了一張鐵碳合金相圖讓老人看一看。“這是鑄造專業最基本的知識。”謝雅旭說。接過圖示,易良興思考了一會兒后,笑著回答:“記不清楚了。”只能說出幾個“高碳鋼”、“低碳鋼”的術語。 在易良興的行李中,記者發現了一本英語詞典和一本英語閱讀書籍。但是易良興目前不會讀英語,只會照著字典抄寫。“這是川大的研究生給我的”,易良興拿起字典,取出里面一張寫滿筆記的夾頁,他說這是他自己做的英語筆記,盡管現在不認識單詞,但是他相信多寫幾次就能夠記住。 遺憾離去 老人離開川大前往火車站 川大檔案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2年前就已經到檔案館查學籍。當時檔案館從大量的資料中只查到了易良興在成都工學院分班的名冊和休學登記的情況。據檔案顯示,易良興于1961年考入成都工學院,主修鑄造專業,在1965年辦理休學手續。該工作人員介紹,“他要的資料,我們能找到的都提供給他了”。 在川大檔案館出具的成都工學院休學生登記冊上,易良興1965年10月15日因患骨結核休學,休學期限為1966年8月。川大教務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易良興休學期滿后沒有繼續學習,按照規定應該算自動退學。如果想重圓“大學夢”,只能重新參加高考或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而對于參加高考,易良興表示,如果沒有老師輔導,自己無法再次通過高考考上川大,他最終決定離開川大回重慶老家。昨日下午5時左右,易良興離開了川大,前往火車北站。 (天府早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高考錄取人數3476人
·內蒙古將于2014年執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
·江西將研究高考英語改革 聽力或一年多考
·甘肅高考加分新政:省級奧賽一等獎將不再保送
·休學40多年后重新高考 老人能解二次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