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縮減體育加分項目、取消奧賽獲獎保送、減少“優秀學生”等加分分值……2014年高考報名正火熱進行,多省份陸續出臺高考加分新政,加分項目和分值大幅“縮水”引發社會關注。 據新華社電 縮減體育加分項目、取消奧賽獲獎保送、減少“優秀學生”等加分分值……2014年高考()報名正火熱進行,多省份陸續出臺高考加分新政,加分項目和分值大幅“縮水”引發社會關注。 某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經過教育部()規定的高考加分項目僅14項,而各地優惠政策卻達192項之多。高考加分確實到了瘦身的時候,但加分政策能否“一減了之”?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確保教育公平? 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最多只能10項 原本為彌補“一考定終身”缺陷的加分政策,曾一度“亂象叢生”。加分項目偏多偏濫、公示制度不全、加分偏高等問題屢遭指責。改革高考加分的呼聲日益強烈。 2010年,教育部等5部門就聯合下發通知,調整高考加分政策。時至今日,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了高考加分政策,許多項目被取消,分值被降低。其中被“砍”最多的是體育加分。 五部委規定,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最多只能10項。河北全國性體育比賽獲獎學生不再加分;陜西取消國家一級運動員以上稱號者的加分;四川往年規定的27項體育加分項目被縮減為8項。 各地瘦身力度不一,邁向公平水分待擠 此次大規模高考加分“瘦身”廣受好評。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瘦身”能擠掉多少水分,仍不可過于樂觀。記者查閱各地加分政策發現,“瘦身”幅度差異大,同一項目有去有留、分值不一等差異。 廣東省取消了所有學科競賽及先進獎勵加分項目,加分項目從23項銳減到6項,被稱“下手極狠”,本科加分僅有3項,且分值只有5分,降低了75%。相較而言,一些省份的“瘦身”幅度要小得多。 而對于優秀學生干部等項目,廣西、四川等取消了省級優秀學生干部的加分資格,而北京將優秀學生干部加分由20分減至10分。一度盛行的藝術特長生加分,眾多省份也已取消,但湖南、上海仍保留。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表示,各地對于各種加分項目的執行情況不一,既有地區差異性的因素,也表明相關政策調整仍有優化空間。此外,一些地方特色的加分政策,也引發去留爭論。如個別省份規定教師子女報考省內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可加分等。 高考加分“瘦身”,無疑能夠為教育公平加分。但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加分項目不能“一減了之”,還應看是否能夠真正對需要補償的群體起到作用。“合理、該保留的,必須嚴格執行,不合理的堅決取消!”吳亦明說。 盤點 奧數加分“打折” 奧數等特長生加分“大打折扣”。山東、河北等省奧賽獲獎學生不再保送;陜西取消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科技類大賽一、二等獎者的加分。 榮譽加分“縮水” 榮譽類加分也明顯“縮水”。四川將省級優秀學生加分由20分減為10分;河北“創業明星”等考生不再加分;陜西取消思想政治品德等突出事跡者的加分。 照顧性加分變化不大 對于烈士子女、少數民族考生等照顧性加分,各地調整幅度不大。如四川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一本院校加25分,其他院校最高加50分。 聲 音 目前考試手段過于單一,過多減少加分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應有更多政策鼓勵學生發展興趣特長。—廣東一所名校負責人 如果運作機制沒變,加分項目中還是可能有腐敗,還是有可能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新京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4年高考加分縮水 體育被“砍”最多
·明年高招保送政策收緊 海南尖子生將扎堆擠高考
·上海紐約大學到四川成都招生
·北大清華直薦生面試:怎樣看中國的霧霾天氣?
·2014年高考河南取消4類保送生 體育加分減為8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