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構建良性運作機制 護航“技能型”高考(精品課) 祝蕾 教育部計劃在現行“學術型”高考的基礎上,未來新增“技能型”高考,以滿足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一些省市已根據本地實際,在進行類似的改革實踐。對于“技能型”高考這一創新性改革,在實施初期,無論是技能高考本身的問題還是技能高考衍生的問題,都需要不斷改進完善。 加大經費投入,減少組考難度。在實行技能高考的省份,都是由某所學校承辦一個專業或幾個專業考試,全省報考某個專業的學生到考點學校赴考。赴考學校要統一組織學生赴考,增加了赴考學校的時間成本和不安全性,同時對于考點學校的組考能力及提供相關服務的能力也是極大考驗。由于是操作考試,參考人員多,需要大量的大型生產設備、精密電子產品等考試輔助工具,對考點學校的考場管理造成極大難度;考試所用的工件及材料的運輸保管難度大,對考點學校的組考能力是極大挑戰。因此要增加技能高考考務費用的投入,加強對考試輔助工具的購買、保養與檢修。 完善考試標準,客觀準確評價。如何準確、科學地評價考生的職業能力,需要重視技能考試的題庫建設,在嚴格審核各專業類別和單獨招生學校技能考試大綱的基礎上,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到題庫建設中來,確保題庫的規范化科學化,確保題庫緊跟行業企業最新技術發展。每個專業的技能操作考試都有相應的評分細則,但是考生操作到何種程度算是滿分、操作到何種程度算是不及格、監考教師如何來打分……不同的專業應該有適合本專業的標準。 規范考試流程,確保考試公平。考試周期長,后面參加考試的學生能夠通過已經考過的學生得到一些考場情況和操作經驗,從而獲得較高的成績;技能操作考試對考場所用儀器設備等輔助考試工具要求很高,考試輔助工具不統一,可能影響考生的發揮;由于操作復雜、流程繁瑣、耗時長,監考人員可能會出現疲勞,影響對后面考生的考試評價……都會影響到技能考試的公平性。因此,應縮短考試周期,減少考生的練習效應和監考人員的疲勞效應;盡量將同一專業考試放在集中場地,平時加大對考試輔助工具的保養檢修,考前對所有考試輔助工具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考場硬件的公平;對考評人員建立周期性的統一培訓、考核和淘汰機制,提高考評人員素質,使考試評價標準更統一,提高技能高考的公平性。 加強宣傳監督,增加考試公正。技能高考由于考試方式區別于傳統試卷考試,人為因素影響很大。因此,需要構建技能高考評分人員的選拔、監督以及招考過程等方面的監督體系;做好信息公開公示,自覺接受考生和社會輿論監督;建立考試招生的監督機構;建立技能高考考試聯盟,共享互監;建立由行業企業、職教專家、一線教師組成的職業教育社會性考試機構,引入第三方監督,增加考試的透明性。 (中國教育報 單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高教所)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浙江高考改革的重頭戲 學考選考科目考試開考
·北京2016年高考6項測試時間確定
·江西高招新規:高考報名固定“雙11”開始
·約3800名隨遷子女將在深圳高考
·沈陽2016年高考報名11月6日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