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 文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頁至第6頁,第Ⅱ卷第7頁至第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并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姓名、座位號與本人姓名、座位號是否一致。務必在答題卡背面規定的地方填寫姓名和座位號后兩位。
2 、答選擇題(第Ⅰ卷1~6題,第Ⅱ卷15~17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 、答非選擇題(第Ⅰ卷7~14,第Ⅱ卷18~21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作圖題可先用鉛筆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繪出,確認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描清楚。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4 、考試結束后,務必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閱讀題 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所有的藝術創作,開拓的都是一個藝術的空間;而藝術的空間說到底是一個想象的空間。想象空間不同于現實空間,但又是以現實空間為基礎的。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說,藝術家若沒有對現實空間的感受,就不可能產生藝術的想象,就不可能開拓出想象空間來。一個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創作出游戲的繪畫作品的;一個自幼耳聾的人,也是不可能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的。二是說,想象空間之所以是想象空間,歸根到底是以現實空間為依據的。我們說一個藝術家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是說他主觀想象的世界與直感到的現實空間,有著極大的差別。沒有現實空間的參照,是無所謂想象力豐富還是不豐富的。想象空間與現實空間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關系問題。
在這里,想象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通過想象構造出的世界在表現形態上更加類似于現實空間,讓讀者像進入一個特定的現實空間一樣,進入到作家所構筑的藝術世界之中去。這個世界實際上是一個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讓人感到奇異或怪誕。二是通過想象構造出的,是明顯不同于現實空間的另一類空間。對于這樣一個想象空間,人們是陌生的,如夢如幻。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讓人領略到一種奇幻或怪誕的美感。實際上,這兩種空間都是想象空間。但因為前一種在讀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現實世界,所以我們常常將其作為現實空間本身來分析和理解,不認為它是虛幻不實的。而后一種在讀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現實世界,帶有明顯的夢幻感覺,[來源:評價網高考招生]所以我們常常直接稱之為夢幻空間。一部《紅樓夢》就同時具有這兩種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虛幻境構筑的是一個夢幻空間;而對賈府人物及其生活環境的描寫,則是有關于現實空間的想象空間。
想象空間雖然是在現實空間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想象空間與現實空間卻有著根本的差別。
具體而言,現實空間不是一個人按照個人的意愿隨意創造出來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個個體人先行存在的。它給任何一個個體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但這種空間,又是極其有限的,是不能滿足任何一個個體人的全部要求的。總體而言,對于任何一個個體的人,現實空間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適的。想象空間則不同了。想象空間不是外在于它的創造者的,而是它的創造者自由想象的產物。盡管他所創造的這個想象空間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間對于它的創造者而言,則是自由的。假若《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傳”,曹雪芹就是賈寶玉。賈寶玉在賈府那個現實空間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體驗的卻是創造的自由。《紅樓夢》的讀者在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獲得的也是自由的體驗;他們已經不受賈府這個現實空間的束縛,他們是在超越賈府這個現實空間的視點上,來俯視這個空間的。所以想象空間是對現實空間的超越——現實空間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間則能滿足人對自由的要求。
(選自王福仁《現代中國異城小說研究·序》,有刪改)
1、從原文看,下列對“想象空間”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