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 () 行業發展了近30年,隨著留學人群的增加,各種留學機構應運而生,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隨著國內“藝考熱”升溫,學習藝術的孩子越來越多,但國內藝術類院校偏少,藝考錄取門檻高,傳統考試模式也不能適應更多有個性化需求的學生,即使國內藝術院校增長迅猛,藝考競爭依然很激烈。據教育部()統計,201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39萬人,而藝術考生占據高考生人數的10%,其中美術考生占藝術考生的近一半。 相比國內藝術考生的現狀:“考前市場很飽滿,考后就業很骨感”,國際藝術教育更占優勢,國外的“藝考”絕大多數是以興趣出發,沒有層層面試選拔,多數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專業作品,對于中國藝術生來說,申請成功的幾率較大,競爭壓力要比國內小許多。而縱觀整個藝術史,國際藝術的風向標一直以西方藝術為主,積淀了眾多藝術名校及世界級別的大師資源,加上輕松自由的藝術環境和多元的文化背景,國外的藝術教育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但是留學藝考一直以來是國內留學市場比較薄弱的區域,因為名校難求,出國參加考試手續繁雜。對于此,有機構也在嘗試邀請國外的名校來中國直接面試招生,為學生提供便利。佳德碩通更是聯手眾籌,打出13塊邀約世界頂級美院來國內聯考的噱頭。 眾籌,就是大家一起出錢。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制造話題拉攏生源,還能用收費保障生源的有效性,解決邀請院校的難度等問題。佳德碩通的此次嘗試主要針對美術考生,考試時間是11月30日,屆時多家海外頂級美術學院招生官包括列賓美院、蘇里科夫美院、佛羅倫薩美院等齊聚北京,針對國內學生的素描、色彩和創作等現場考試選拔。副總裁兼市場總監趙雙鳳女士告訴記者,目標是籌集到2000人。 類似的項目為國內藝術類學生提供了申請世界頂級美院的便利條件。但是也面臨一定的風險,包括場地租賃,邀約院校,籌集學生人數所需要承擔的風險等。 眾籌,譯自國外Crowdfunding,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眾籌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對公眾展示創意或活動規則,吸引感興趣的客戶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實現雙贏,籌款或者籌集人數在預設的時間內達到目標后,項目發起人將會給予支持者預先承諾的回報,如沒有達到目標,支持款項將全額退回,沒有風險。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眾籌藝術考試 新概念能否解決海外藝考難題?
·陜西教育廳:藝術類專碩每年學費不超30000元
·山師大藝術類2014年提前批次省內錄取955人
·海南考試局提醒:藝術類招生實行平行志愿投檔
·細數藝考陪讀辛酸路:一人備考全家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