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節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春節中國人(除部分少數民族)會舉行各種隆重的活動以示慶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元宵節 元宵節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也被稱為“上元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吃元宵、猜燈謎、賞花燈等是元宵節各地比較常見的民間習俗。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三、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時年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中的一個,一般是在農歷4月5號前后。清明節通常會舉行祭祀活動,祭祀祖先或親人。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四、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相傳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五、中秋節 中秋節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2008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習俗有賞月、祭月、吃月餅、賞花燈等。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六、七夕節 七夕節在農歷七月初七,又被稱為乞巧節、七巧節,相傳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習俗有穿針乞巧、吃巧果等。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重陽節 重陽節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祀祖先的節日。節日習俗有登高,頭插茱萸、觀賞菊花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國古代文學如果是浩瀚的宇宙,那么古代詩詞便是這浩瀚宇宙中的耀眼繁星,預祝大家考試順利,馬到成功。 來源:華圖教育 (人民網-教育頻道)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公務員失信行為可能被記入誠信檔案
·2014年國考行測法律備考策略
·2014國考歷史備考:歷史上的農民起義
·2014 國考文學備考:古代詩詞與其對應的傳統節日
·2014年國考刑法備考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