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網上一則帖子流傳很廣,有工作數年的在京公務員()感嘆:月薪三五千居大不易。這樣的帖子在基層公務員群體中引起共鳴,卻被不少網友拍磚。(12月08日《工人日報》) 網友們質疑:既然如此,為什么這些人當年還要加入浩蕩的國考大軍?許多人國考是由于不夠理性,不夠成熟,許多中國人都覺得公務員是一個既體面,又穩定,待遇福利又好的職業。中國人長期以來有希望“安穩”的思想,加上近些年來的經濟危機,加深了人們對于穩定生活的向往,公務員就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但是,對于初出學校的大學生,公務員這一職業并不一定就適合他們,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也在于這“安穩”二字。許多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幾十年如一日,干著類似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在進去之后大概就可以預計到自己幾十年以后是什么一種生活。 可能會有一些人覺得公務員是一座“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可是他們為什么不從圍城中出來呢?由于他們經過長期的工作與歲月的消磨,大部分已經褪去了當初的那份激情;再加上年齡又逐漸增大,所以他們不想再重新面對社會那種激烈的競爭。 其實,對于年輕人來說,大多數都有著奮斗的激情,渴望著挑戰困難與超越自我,在曲折的人生中不斷地邁進成功的未來。如是,他們更應該到社會上去闖一闖,而不是在公務員隊伍平平淡淡賴以度日。倘若有些人加入公務員隊伍之后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份工作,何不跳出“圍城”以趁早脫身,到社會的廣闊天地中區大展拳腳,也許你會發現“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在現在的年輕人當中,不乏有些人對生活、對工作有著諸多吐槽,許多抱怨,感嘆人生如此“杯具”。但是這樣對于人生有何意義呢?而且,這不是一個正值奮斗黃金期的年輕人該有的一種人生態度。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最高層次需要是自我實現,并且高層需要的滿足可以帶動低層需要的滿足。 作為有志青年,甚至可以在低層需要不能得到充分滿足時去奮力追逐高層次即自我實現的需要。雖說“有志不在年高”,然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有志青年,有何理由不去趁著青春的灼灼年華而去努力追尋人生夢想,去奮力書寫人生的美好篇章呢? 文/諸葛赤霄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魯迅掙了多少錢:稿酬是公務員收入的兩倍
·時評:跳出公務員“圍城”有何不可
·還有多少公務員“提錢離崗”
·男子冒充警察幫人找工作還騙稱協警是公務員
·北京公務員公款吃喝超千元須填“自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