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金艷 近日來,浙江等地試行的公務員()聘任制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益派咨詢對2283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66.9%受訪者表示若有機會愿意報名聘任制公務員。但71.2%的受訪者擔心,若缺乏嚴格考核淘汰機制,聘任制公務員可能淪為“鐵飯碗”。 浙江聘任制公務員30萬到60萬元不等的年薪,56.0%受訪者認為“太高了” 受訪者怎么看浙江首批聘任制公務員30萬到60萬元不等的年薪?調查顯示,33.7%的受訪者認為“能者多得,很正常”,56.0%的受訪者認為“太高了”,10.3%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去年通過國考,在深圳成為一名5年制聘任制公務員的柳華(應采訪對象要求化名—編者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報考這個崗位時其實并不太了解聘任制和委任制的區(qū)別,直到通過考試簽約后,才知道自己是聘任制公務員,也是那時才發(fā)現自己的職務是警察。 雖然是簽5年勞動合同的聘任制公務員,但柳華并不怎么擔心自己有一天會丟掉這個飯碗。她解釋,自己單位平時有很多考核,如果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肯定會被開除。但是稍微積極點就不會被解聘,平時細心認真,沒有犯什么錯誤,領導也不會給不及格。 對于浙江首批聘任制公務員30萬到60萬元不等的年薪,柳華覺得實在太高,一般公務員不會有那樣的待遇。柳華表示,自己對公務員改革的期待就是漲工資,因為基層公務員工資一點都不多,但該有的負擔一樣都沒少。 和柳華的看法不同,目前在江西南昌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程婷覺得,聘請專業(yè)技術含金量很高的專業(yè)人才,花30萬到60萬元不等的年薪不算太高。在她看來,聘任制公務員是個好東西,因為這給當下公務員體制引入了一定的競爭機制,有利于公務員隊伍的建設。 為了工作安穩(wěn),程婷目前正在復習報考自己家所在地的公務員。她向記者表示,如果當地政府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她非常愿意報考。“我知道肯定會很不容易,但我非常愿意為此奮斗一下。” 調查顯示,對于聘任制公務員,50.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普及,66.9%受訪者表示如果有機會愿意報考。 北京某IT公司員工趙嘉木,大學畢業(yè)后考到某中央直屬機關單位當公務員。做了沒多久,他覺得自己不適合機關生活,便辭職投身IT行業(yè)。當被記者問起辭掉中央機關公務員的原因,趙嘉木表示,當公務員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待遇一刀切,干好了也沒什么用;二是職位終身制,干壞了也沒有多大關系。但是在企業(yè),完全是多勞多得,只有積極工作才能保得住工作。“對于一些政府機關那種‘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風氣,像我這樣的許多年輕人都受不了。我前些天還接到了一個朋友的電話,向我咨詢公務員辭職的流程。” 談起浙江聘任制公務員的高薪,趙嘉木表示,工資再高自己也不愿意通過聘任制再回到體制內。“人各有志,我的興趣不在那里,回去也安不下心。”他以IT業(yè)為例分析,因為政府機關內驅力不強,同樣是做一個網站,政務公開網站一般比較差強人意,而企業(yè)網站相對來說就好很多。 “年輕人在某個職位上干不下去,根子上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沒有職位上的未來;二是不會提高本身的技能。對于我曾經做過的公務員崗位,除了得過且過,我看不到任何積極的東西。這樣的職位我為什么還要去?”趙嘉木說。 公務員聘任制:提高工作效率還是增加腐敗機會? 調查發(fā)現,對于聘任制公務員,公眾呈現兩種比較對立的看法。 調查中,56.0%的受訪者認為公務員聘任制有助于吸收更多專業(yè)性人才;50.6%的受訪者認為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46.0%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公務員分類改革的方向。 但同時,71.2%的受訪者擔心,若缺乏嚴格考核淘汰機制,聘任制公務員可能淪為“鐵飯碗”;57.1%的受訪者擔心由于聘任制公務員不是統一招考,容易留下腐敗空間;46.8%的受訪者擔心考核容易走過場;38.4%的受訪者擔心變相拉高了公務員待遇;29.9%的受訪者擔心其會在公務員隊伍內部制造新的不公。 與公眾對聘任制公務員的看法相似,專家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公務員管理研究室張敏博士認為,把聘任制作為公務員任用的一種形式,可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吸收多樣化的優(yōu)秀人才,改善公務員隊伍結構,增進機關與社會人才的交流,進一步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有利于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機關的活力。 對于聘任制公務員的高薪,張敏解釋,所謂的高薪體現的是專業(yè)性人才的市場價值。高年薪的背后,其實是市場機制的引入,在用人上開放靈活,對人員的競爭激勵性更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總的來說,聘任制的推行,強化了公務員管理中的權責關系,其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以市場機制吸引人才,以合同管理增強約束性和透明度,規(guī)范行政權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張敏說。 “我不贊成搞所謂的公務員聘任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的反對態(tài)度非常明確。他擔心,《公務員法》規(guī)定公務員凡進必考,如果搞聘任制,就等于開了個口子。比如說深圳,聘任公務員到期后沒有一個被辭退,只進不出,這里面肯定是有問題的。而且,在我國現有的招聘體制下,公務員聘任制很容易出現腐敗,特別是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的孩子考不上公務員,可能就會在聘任制這條路上動歪腦筋。“過去‘蘿卜招聘’現象屢禁不止,就是因為某些單位領導和相關部門權力過大。現在讓他們繞過凡進必考這個剛性原則,當然很容易出現問題。” 竹立家進一步解釋,想要通過公務員聘任制來打破“鐵飯碗”,激發(fā)公務員隊伍的活力,不但實際上行不通,反而有可能產生更壞的后果。因為只要公務員的組織管理、運行機制、激勵機制、文化氛圍不改變,這些聘任制公務員進入到公務員隊伍后還是一樣會被同化。而且考任制公務員畢竟占大多數,極個別的聘任制公務員不但不能盤活整個公務員系統,反而有可能打擊考任制公務員的積極性。 “公務員改革的關鍵還是在于機制改革。要在組織機構內部理順管理機制、晉升機制、激勵機制、監(jiān)督機制,這樣才能真正激活公務員隊伍。”竹立家強調。 如何完善聘任制公務員制度?調查中,受訪者首選“公開考核過程”(79.8%),其次是“細化考核標準”(72.1%),排在第三位的是“確保招錄公開透明”(71.1%)。其他還有:“明確問責制”(68.1%)、“嚴格管理薪酬”(66.9%)、“建立固定比例淘汰機制”(56.6%)等。 作者:向楠 黃倩殷 劉蕊 (中國青年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女孩公務員筆試成績第一卻無緣面試惹爭議
·江西公務員省考筆試合格分數線劃定
·79.8%受訪者認為聘任制公務員考核必須公開
·探訪公務員招錄面試現場:考官考生雙抽簽
·公務員屬抑郁癥高發(fā)人群 明顯早醒或患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