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6篇廣東省2014年高考()優秀作文??荚囋合嚓P負責人表示,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作文原創多了,套作少了,優秀與高分段作文數量比去年有所增長。但可惜的是,作文的思想性、關注生活和社會的深度還存在一些欠缺,即便是優秀作文也多是就事論事,在思路上也顯得放不開。而往年的優秀作文則不乏有思想深度、關注社會、對主流價值觀有思考見解的佳作。 關于高考的話題總能延續一段時間,而每年公布的優秀高考作文也常成為輿論焦點。去年廣東也公布了6篇高考優秀作文,不久即被網民發現幾篇范文都或多或少存在堆砌名言警句、轉一兩個故事再加幾句空洞感嘆即可成文的現象。誠然,在短促的時間里,考生和閱卷老師都難免有疏漏,也是人之常情,但高考作文作為最能反映新一代考生思想水平的文章,則永遠是眾目睽睽的話題,對于優秀作文的苛刻與高要求不應該被視之為過分之舉。過去不少考生在準備高考前,特意準備好一些認為用得上的故事典故、名人名句等素材,更稱之為“萬能題材”、“萬能文章”,在寫作文的時候就一味往文章里塞,也不管是否真的對應題目。客觀來說,現在的高考作文里,“套作”越來越少了,引經據典時張嘴就是“李白、杜甫”的現象少了。 不得套作,是近些年廣東高考作文的主導價值觀之一,引導學生作真情實感之文是高考作文一直努力的方向。如今看來,這樣的引導效果是成功的,今年6篇優秀作文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真摯情愫,對于作文命題的有感而發,考場上短短幾十分鐘快速成文,必然依賴平素考生對知識積累的努力,對文筆的精雕細琢。但問題在于,這些千挑萬選的優秀作文依然缺乏對生活與社會深刻思考,對黑白膠片與數碼技術的感情僅流于表面。這自然與考試技巧有關系,過于深刻的思考有可能將自己的文章推到“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邊緣,承擔一些不必要的風險。若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就事論事,起碼不會離題萬丈。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考生對于社會的關注依然欠缺,對于身邊事件也只在乎自己備考的一畝三分地,沒有以更辯證的眼光看問題,沒有更深入的思想考慮問題,最終造成了優秀文章即便優秀,竟也沒有引發人們多少思考。而文章的通透犀利,不在于堆砌了多少華麗的辭藻,也不在于運用了多少修辭手法,而在于提供給讀者一個獨特的視角與深入的世界。 這樣的寫作功力,顯然不能只依靠對語文這一科目的關注而達至。不能為了應試而套作,應更加注重思維訓練,多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多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思想表達形式。目前,高考作文越來越趨向于“語文素養”的考察,要求學生能夠縱橫古今,在文章中運用大量詩句。背誦詩句當然是無可厚非,可是當把能夠背誦詩句作為語文素養的體現,那是語文教學的悲哀。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會成為作家,但是每一個學生在將來都要踏入社會。古人云:文以載道。這才是語文素養的根本體現。正因此,對于高考作文,社會有著更多的期許亦是情理中事。(洪 丹) (南方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名人原創廣東高考作文:文藝界時尚界曬功底
·評論:社會對高考作文有更多期許
·浙江高考閱卷老師1分鐘判一篇作文 主觀題9秒判
·山東高考作文已現多份滿分卷 23日前閱卷結束
·廣東高考考卷已改6成 語文作文滿分比去年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