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高考()成績即將公布,緊隨而來的就是讓考生和家長們更頭疼的填報志愿。有人說,高考考的是學生,填志愿考的則是家長;更有人說,填志愿重要過高考;還有人說,高考決定志愿,志愿決定人生……當然,對于填報志愿這件事情,怎么說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 毫不諱言,在高考這場戰役里,有人高歌凱旋,就必定有人鎩羽而歸。但,不管是凱旋的還是鎩羽的,在填報志愿時都需要明白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味追求學校的“高大上”不可取,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因材施教。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今滿地都是大學生,用人單位也不再一味地看中學校、學歷,轉而更加看中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學校名字不過是畢業生們進入職場的一塊敲門磚,而且還不一定能順利把門敲開。門門都懂樣樣都不精的所謂“復合型人才”已經在被時代逐步淘汰,反而是那些有一技之長的職業技術型人才開始廣受歡迎。高級文員不一定就比車間鉗工更高級,廚師也不一定就比公務員()低一等。因此,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都應該降低對名校的盲目崇拜,杜絕“寧愿專業差點也要進好學校”的思想萌生、蔓延。弄清楚考生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想學的是什么。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哪怕是選了一個“高大上”的學校和專業,最終也很有可能只是混時間。 同時,選學校如同選結婚伴侶,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每個考生的自身情況和家庭條件都不一樣,都應該有各自不同的選擇。如果僅追求外在的光鮮亮麗,便如同選擇伴侶時只看重外貌一樣,得不到最終的幸福。比如,出國留學 () 人人都想,但如果要全家舉巨債來送考生出國讀書,而且還不是什么好學校,那么意義又何在呢?再比如,本來成績可以去讀一個就業前景非常好的專科類院校,但卻礙于本專科之分而選擇了一個學費既貴、就業前景又不好的本B院校,這樣的意義又在哪呢?每個人都想過上光鮮亮麗又富足的生活,這不難理解,但是大學僅僅是一個學習知識、打磨自己的平臺,決定不了你的將來。如果僅僅是為了一時的光鮮而不顧長遠發展,那么最終吃虧的仍舊是考生自己。 “高大上”是每個人的追求,也理應是我們每個年輕人的奮斗目標。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大上”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奮斗方向,有自己的未來打算,也有著彼此不同的存在意義。因此,每個人都應有屬于自己的“高大上”定義,每個高考考生也都應該從填報志愿開始,選擇真正屬于自己的“高大上”。(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陜25日12時公布高考成績 高考志愿填報同時啟動
·評論:高考志愿填報不應一味追求“高大上”
·山東高考生填報志愿演練 高考志愿分7次填報
·遼寧高考網上報志愿十大注意
·遼寧高考網報志愿系統開通 每日6時至23時可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