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守望者訪馬來西亞檳城華文中小學 去過馬來西亞的人都會對當地華人流利的普通話感到驚訝,更會被當地中文報紙副刊中刊登的美文所折服。事實上,馬來西亞是除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之外,海外唯一保存了從小學、中學到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系的國家。 檳城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發源地之一,記者近日來到馬來西亞檳城,探訪當地華文小學和華文獨立中學。記者來到檳城后,順著中文標識,找到了一棟五層高、略顯老舊的教學樓。這棟樓就是孔圣廟中華小學的所在地。這所學校是1904年由華商張弼士創立的。校長周保杉對記者表示,當年孔圣廟華文學校的原址依托于檳城一家華人會館,現在的校址則是上世紀80年代,在當地華商捐助的私人土地上修建的。 周校長對記者說,華文小學在馬來西亞屬于國民教育序列,但由于孔圣廟華小由私人出資修建,桌椅、電腦設備等硬件全由學校籌資配置,因此政府僅負擔教師工資等支出。學校董事會每年舉辦的籌款會和周末出租體育館場地所得費用,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記者隨后又來到檳城久負盛名、有近百年歷史的鐘靈獨立中學和韓江中學。走在鐘靈中學的校園中,校園墻壁上隨處可見《弟子規》的訓語,不時有經過的學生向記者鞠躬施禮。據介紹,多數華文學校除了開設《弟子規》課程外,還在課外開設《弟子規》生活營,讓學生們給師長敬茶、行禮,參與環保和社區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鐘靈獨立中學校長吳維城對記者表示:“鐘靈獨立中學很多經費和設備都是學生家長、校友和社會各界捐贈的,包括教室里的空調、電腦,甚至學校圖書館的裝修費用。”在校園內,記者看到一段圍墻上寫著“檳城糖業同人捐資建此圍墻”。看得出,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發展的背后是無數華人強大的支持。 韓江中學校長江美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獨立中學目前的華文、歷史等教材均由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董事與教師聯合總會編寫。除了以中文、英語教授課程外,學校還十分重視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立了書法、戲劇、民樂、舞獅、舞龍等社團。檳城每年組織的春節活動都能看到韓江中學學生的身影,學生們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江美伶對記者表示,近兩年獨立中學在馬來西亞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于華文教育日益得到馬來西亞社會的重視,以及一些地方政府近年來給予的財政補助。現在,甚至一些印度和其他少數族裔的家長也開始將孩子送到華文學校讀書。目前,對獨立中學而言,經費缺失、生源不足已不再是最大的問題,而是獨立中學學生升學面臨的困難。江美伶說,目前升學的途徑僅限于國外大學和馬來西亞國內私立大學,獨立中學學生如果要申請馬來西亞公立大學則要參加教育部()統一考試。 今年春節期間,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來到檳城韓江中學操場出席華人春節團拜活動。不久前他還出席了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董事與教師聯合總會舉辦的春節活動。納吉布表示,將真誠為解決華文教育問題提供支持。 韓江中學青草茵茵的操場前,有一尊該校創始人林連登先生的雕像。林先生一手拿書,一手拄著拐杖,眼睛凝視著遠方。這凝視仿佛穿越了馬來西亞百年華文教育的滄桑歷史,更像是對華文教育的堅持與守望。(本報馬來西亞檳城3月3日電 本報赴馬來西亞特派記者 于景浩) (人民日報 于景浩)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兩會教育話題:中小學減負任重道遠
·訪馬來西亞檳城華文中小學:中華文化的守望者
·調查:中小學寒假體育作業怎么交出合格答卷?
·襄陽小學踩踏事故11歲女孩回憶:臉上被踩了一腳
·“光盤行動”成為南通中小學校園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