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筆批改作業,是否影響學生情緒?錯題能否不要打“×”,改打“O”?前天上午,網友“我們1班”發表,稱在批改作業上收到不少“建議”。這個話題頓時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 批改作業收到“建議” 網友“我們1班”在中備注“五年級一班的語文老師”。據了解,目前她在我市一所小學任教。 該老師在中寫道,“有人給我留言,說期末了,老師用紅筆批改作業,是不是會影響學生們的情緒?我很納悶,不然怎樣?用綠筆還是藍筆(批改)?” 她說,類似的倡議還有不少,比如學生做錯的題目不要打“×”,要打“O”,或者只給做對的題目打勾;考試卷上,畫個小貓小狗的卡通形象,要求把“看拼音寫詞語”這樣的題目改為“大家來闖關”…… 對此,該老師不禁發問:“這有什么實質意義嗎?”她告訴記者,現在不少年輕家長,看了西方教育的一星半點,沒有經過系統研究,就急著貼“標簽”,總怕孩子受傷,過度呵護。 該條立即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截至前晚7時,已轉發90多次,評論220多條。 調動學習興趣還是讓孩子變成“玻璃心” 在眾多評論中,對這些建議持否定態度的,占了絕大多數,認為會將孩子培養成矯情、“玻璃心”的溫室花朵。 網友“謎蹤謎蹤”認為,學習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紅叉可以引起孩子對錯誤的關注,紅勾是對他們做對題的鼓勵,“不知道現在家長怎么想的,非要把孩子變成沒有一點心里承受能力的人么?” 上海長寧區班主任“四年級3班的那些小事兒”也表示,“如果孩子只在虛假的‘打個圈’或‘綠色的叉’中度過童年,對將來踏上社會不利”…… 而部分網友對此持正面態度。“我不建議輕易否定新事物,可以搞個試點,看學生們喜歡哪種模式。他們覺得開心,才會產生學習興趣?!本W友“李楠-注定孤獨一生”說,“在學習效果、創新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上,有興趣主動學習的孩子與被動填鴨的有很大區別?!?/p> 專家:重要的是達到作業評價的要求 為此,記者采訪了市教科所所長沈海馴。在他看來,這其實是個作業評價問題。 “在作業評價中,首先,老師需要評價學生答案正確與否?!彼榻B,隨著教育改革深化,現在逐漸出現一些開放性題目,答案也呈多樣化,但老師可針對這一特點給予評估;其次,作業評價有個糾正過程。對于學生出錯的地方,老師應標清或給予文字說明,指出問題;最后,對于學生某個階段的作業,老師可適當給予導向性的評語,如加油、GOOD等。 對于大多數網友的“批判”,沈所長則認為,現在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否定、淘汰,不斷地說你不合格。“在這個意義上,進行一些嘗試、創新或‘微笑改革’,大伙應給予一些支持或允許,不要過多指責?!彼硎救缃癜ㄍ獾卦S多學校,這方面改革較多,“這對一些心理較脆弱的學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我們不能一刀切地看待孩子。” 沈所長告訴記者,雖然這些改革有多少實質性效果還值得商榷,但“O”、“×”只是個符號問題,大家無需看得太重,最重要是達到作業評價的要求。對于紅筆批改,他則持保留態度,“紅筆看著更清楚、醒目?!?/p> (中國寧波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9歲男子在一小學維修空調身亡 疑空調外機漏電
·小學老師收建議判作業不打× 孩子成玻璃心?
·民國“小升初” 錢少玩不轉 高小畢業成知識分子
·直擊小學"統測"之痛 孩子累家長忙
·廣西寧明山區小學代課教師仍有1/3 教育部門卻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