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傳承美德,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今天,我們向全國的小學生發出倡議,讓我們攜起手來,努力做到: 1、珍惜糧食。用餐時吃多少取多少,不剩飯菜,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2、節約用水。隨手關緊水龍頭,學、用節水小竅門。 3、節省用電。隨手關燈,合理使用電器,用后及時關閉并切斷電源。 4、愛惜物品。珍愛文具和書本,合理使用紙張,愛護課桌椅和公物。 5、低碳環保。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廢舊物品分類回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綠色出行。 6、合理消費。不亂花零錢,不向家長提不合理要求。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節約習慣,傳承勤儉美德!
讓節約的“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 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小學始建于1929年,學校立足八十余年的歷史,以校內百年楸樹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確立了“樹業強基,立人有品”的辦學理念。“崇真效善 尚美”的校訓引領師生追求真知,效法善行,崇尚美德。勤以立志,儉以養德,我們將美德教育作為育人之本,力求通過多彩的教育活動,使每個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學校堅持“勤儉節約 傳承美德 知行統一 從我做起”的教育理念,在開展節約教育活動中,注重抓好四方面工作,探索節約教育途徑,努力讓勤儉節約成為學校師生乃至師生家庭的一種意識、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一抓課堂滲透,培養師生的節約意識。課堂是學生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師結合學科特點,挖掘課程教育元素,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在學科課、活動課和校本課程中滲透勤儉節約教育。語文教師依托教材,啟發學生反思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引導學生樹立“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生活理念。數學教師讓學生用數據記錄生活中的節約或浪費的現象,再編成數學問題,進行勤儉節約思想的滲透。品德與生活課中學生通過情景模擬、行為辨析,掌握節約的方法。美術課上,學生動手用廢舊物品進行創作,變廢為寶。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針對生活中浪費現象開展討論,強化節約意識。在校本課《名人故事》的課堂中,學生讀故事、誦名言,了解名人簡樸的生活作風,為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二抓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我校通過多種方式,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勤儉節約宣傳教育活動,在校園中形成以勤儉節約為榮的氛圍。 我們把節約教育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中,從硬件設施入手,在校園中滲透節約理念,營造節約的氛圍。借校安工程契機,改進原有水、電路,安裝eps電路控制系統,實行分區控制,通過電子程序調整光照亮度,校園中安裝感應式節水龍頭,衛生間潔具更換節水裝置。在操場安裝了太陽能照明燈,利用光能解決操場無照明問題。校園設施改造為節水節電提供了硬件保障,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學校重視對節約教育的宣傳,充分利用校園的櫥窗、涂鴉墻,作為節儉教育的宣傳園地,讓“節儉”意識蘊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學校抓住世界水日、糧食日、勤儉日等宣傳契機,通過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宣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學生進行節約教育。學校創立《小水滴》—節約專刊,面向同學們倡導節約方式,表彰節約榜樣。各班級制定《節約公約》,設立校園生活節約水電、紙張、糧食的“小小監督員”。 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深化了學生對節約的認識,調動起學生參與節約活動的主動性,節約意識也不斷增強。 三抓多彩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體驗。圍繞勤儉節約教育,學校每年有主題活動、每月有建言征集、日常有實踐崗位,力求通過多彩的活動,使節約教育系統化、常態化,把學生的節約意識轉化為節約行為。 例如,近年學校先后開展了“資源分類回收與利用、節水調研與建議、節糧在我身邊”等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實踐中,學校逐步形成了“激情明理—目標導行—活動體驗—激勵評價—生活轉化”的主題教育活動模式。主題教育活動提升了學生有效利用資源的意識,培養了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學校定期選取不同內容面向學生征集“金點子”。在校園“光盤”行動中,學生提出低年級餐盒內食品太多吃不完,造成了浪費,應該減少配餐量。學校采納了學生的建議,與配餐公司聯系,請配餐公司根據學生年級調整配餐量。“金點子”校園建言征集活動,號召同學們時時關注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節約小妙招,調動了學生參與節約活動的積極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位白紙坊小學的學生都擁有三個實踐崗位:他們是校園 “綠袖標”環保小使者,隨時提示同學們愛惜文具、隨手關燈、不浪費糧食并積極參與到校園垃圾分類,可再生資源的收集中。他們是家庭生活節儉記錄員, 帶動家長在生活小事中踐行節約理念,爭創節約型家庭。他們還是社區節約資源的宣傳員,將“勤儉節約、小事做起”的意識傳遞給身邊的人。學生在實踐崗位上踐行節約,帶動他人,勤儉節約的習慣與生活方式逐步養成。 四抓制度建設,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學校在廣泛宣傳,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建章立制,為開展節約教育提供了保障。 學校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規劃、具體措施,并督促落實。各部門依據學校《建設節約型校園實施方案》的工作目標分別制定具體管理制度,細化要求,確保落實到位。學校建立表彰機制和激勵評價標準,把“具有勤儉節約意識,積極參與節約活動”分別作為評選“白小美麗教師”、“美德少年”、“楸樹娃”的標準之一,以激勵手段倡導師生參與節約行動。 幾年來,我們在實踐中,樹立節約意識、建設節約文化、倡導節約行為,使勤儉節約的思想落實在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今后,我們將繼續以《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的意見》為指導,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堅持節約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活動化,固化宣傳教育成果。在學校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中,我們希望將“陽光校園”理念融入學校整體建設規劃,倡導教師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進一步提高學生勤儉節約意識,培養學生節約習慣,使勤儉節約成為白小的風尚。期待在白小師生的帶動下,一朵朵“節約之花”能在家庭、社會盛開!(北京市西城區 白紙坊小學) (教育部 北京市西城區 白紙坊小學)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小學全體學生發節約倡議書
·遼寧阜新一小學宣傳板現錯字 校方稱系打字失誤
·小學班級班長難選 學生和老師人選意見差距大
·校門口險象環生 小學生盼望修建綠色通道
·拉薩小學50歲生日,學生找到5000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