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市包鋼實驗二小師生23年如一日精心照顧一位沒有兒女的孤寡老人,在當地傳為佳話。 這位今年93歲的老人名叫陳玉珍,從未結過婚,也從未收養過兒女,眼下患有植物性神經紊亂和老年癡呆癥,行動不便,大多數時間都臥在床上。 1991年夏天,一直照顧老人的包鋼實驗二小學生賀飛就要畢業了,實驗二小的秦老師向黨支部、關工委匯報,決定發動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繼續照顧老人。如今,照顧老人已變成全校2000多名師生的集體行為。 陳奶奶一直沒有固定生活費,全校學生每人每天節約一點零花錢,給老人過生日、買藥品;每人每月節約一毛錢,給老人買好吃的。此外,孩子們還收集易拉罐、酒瓶、廢紙箱、塑料瓶等賣錢,送給老人做日常開銷。孩子們每隔半個月就給老人打掃一次衛生,幫老人梳頭、揉背、捏腿,送去老人喜歡吃的東西;每月月底送去慰問金,逢年過節還加送慰問金。 孩子們的愛心也感動了家長,如今有好多學生家長加入到照顧老人的行列中來,給老人做飯,為老人做新被子等。有了學生家長的支持,每次給老人的慰問品也豐富多了。 孩子成長,家長高興。“自從我的孩子參加照顧陳奶奶以來,我覺得孩子長大了,特別懂事,很有愛心。”學生阿如娜的爸爸畢力格說,有一次,孩子去她姥姥家,看到姥姥身體不太舒服,就主動幫著做家務,收拾碗筷,給姥姥揉肩。這是她通過照顧陳奶奶學到的。 學生耿清雨的媽媽楊紅暹說,有一天,女兒主動地給她洗襪子,小胳膊端著一盆水晃晃悠悠,“我都楞傻了”,既驚訝又高興。說到這里,楊紅暹有些哽咽。她說很慶幸,自己的孩子在這所學校上學,通過照顧陳奶奶,孩子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清雨現在從內心覺得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應該的,這非常難得。”楊紅暹說。 包鋼實驗二小黨支部書記劉麗萍說,今年,我校師生除了始終如一地照顧陳奶奶之外,又增加了照顧一位張奶奶。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以點帶面,由班級到學校,由學生到家長,再到全社會,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就會更好地傳承下去。 (記者邵琨) (新華網 邵琨)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廣東一小學生帶仿真槍進地鐵被收繳
·內蒙古一小學2000多師生23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
·上海2/3中小學幼兒園建成技防設施監管平臺
·2014上海小升初新政出臺 家長如何應對?
·河北省今年中小學“擇校生”比例不得超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