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黃小雨)中小學生擬要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昨日,教育部()公布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日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教育部將原版《守則》和針對小學生、中學生的兩個《日常行為規范》合二為一,形成了新版《守則》。 內容從10項減為9項 據了解,《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守則內容由原版的10項減為9項。包括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護安全、護健康和護家園9項內容。 談及修改原因,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說,隨著時代變化,此前《守則》、《規范》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規范》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有一陣人們說《守則》有些‘高大全’,針對性不是很強。” 即日起至8月20日,公眾均可通過電郵等反饋意見。 細化“愛祖國”內容 從征求意見稿可以看出,新版《守則》共有9條,分為“三愛”、“三講”、“三護”,更為具體。如細化了“愛祖國”,將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等行為都列為愛祖國表現。 修訂專家組組長、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鄧友超博士介紹,“此次修訂是貫徹黨中央精神的具體舉措。” 鄧友超稱,公開征求意見,是要廣泛聽取意見,集中智慧,把中小學生守則修訂好,“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專家組將進一步修改完善。” 征求意見稿內容 ●愛祖國 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 ●愛學習 勤思好問,樂于探究,上課專心聽講,勇于發表見解,按時完成作業,養成閱讀習慣。 ●愛勞動 自己事自己做,積極承擔家務,主動清潔校園,參與社會實踐,熱心志愿服務,體驗勞動創造。 ●講文明 尊敬父母師長,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禮貌得體,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講誠信 守時履約,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不抄襲不作弊,不擅動他人物品,借東西及時歸還。 ●講法治 遵守校紀校規,參與班級管理,養成規則意識,了解法律法規,不做違法之事。 ●護安全 紅燈停綠燈行,防漏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珍惜生命。 ●護健康 養成衛生習慣,不吸煙不喝酒,控制上網時間,抵制不良信息,堅持鍛煉身體,保持陽光心態。 ●護家園 節糧節水節電,踐行垃圾分類,愛護花草樹木,低碳環保生活,保護生態環境。 (新京報 許路陽 黃小雨)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教育部:新《中小學生守則》擬刪除“見義勇為
·教育部:控制上網時長擬入中小學生守則
·教育部:《中小學生守則》此前有些規定不合實
·多地小學入學報名仍要求交計劃生育證明
·教育部:中小學校內減負校外加負現象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