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一學期已經過半了,學生們挑戰著各種各樣的考試。而現在的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人最怕寫作文,一到寫作文就叫苦連天。自然,寫出來的文章嘛,也是好不到哪兒去的……雖然也不乏以寫作文為樂趣的“小作家”,可畢竟只是少數。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同學們的作文水平和對待作文的態度究竟是怎樣呢?為此,小記者作了一番調查。學記團小記者聶堯 “借鑒”作文書天下文章一大抄 我們大多數同學學作文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大街上隨便抓個同學來問問,家里肯定都是有好幾本作文方面的書的。當然對于很多同學來說,最多借鑒借鑒優秀范文的修辭、敘述、結構,甚至開頭、結尾等等,很少會全文照搬的。但也有一些同學,經常做“驚人之舉”。就比如我們班的小王同學,在一次作文課上,他寫出了一篇讓老師贊嘆不已的好文章。 就在我們為之驚訝為之羨慕之時,老師突然說:“咦,小張的作文怎么和小王一樣啊?”同學們一看,哇,這兩個人的作文一模一樣,居然一個字都不差,甚至連文章的題目都一樣。在老師的詢問下才弄明白,原來,他們的作文都是從書上抄的,還很悲劇地抄了同一篇…… 小記者調查了解到此類同學,平時不愛寫作文,把作文當成一種負擔,而且平時閱讀的大多是漫畫類游戲類書,閱讀面很窄。 想象過度,家人“被死”多次 在寫作文上,還有一類同學,想象力相當的豐富,但是卻沒有用在正途上,而且還特喜歡瞎編亂造,甚至已到了“出神入化”的階段。為了渲染感情,內容編得比小說還離奇。 小記者認識的小沈同學,就是“個中翹楚”,老師對他作文的評語是:“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刻畫細膩,各種修辭手法運用得當,但是唯一的‘一點’不足之處就是,此文章太不合理了……”。在文章中,他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情人物,他的爸爸被寫“死”了,唯一疼愛他的爺爺也被寫“死”了……結果老師一眼就看出他是瞎編的了,于是乎,老師便將其當作了“范文”。 小記者調查了解到,不少同學寫作文嚴重脫離實際,展開超乎合理的想象,他們覺得作文越華麗分數會越高,故常常不顧事實,但往往會適得其反。 好作文需要閱讀和積累 當然也有同學,不但沒有把寫作文當成一項負擔,而且還以此為樂趣。他們寫出來的文章不但不會那么平淡無奇,而且時常會出現一些精彩的片段,這些同學的作文還經常得高分。經過詢問,小記者了解到,他們的課外閱讀量很大,并且平時會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獲得寫作的素材以及靈感。 縱觀以上幾種同學的寫作現狀,小記者分析認為,在這個網絡化,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社會中,現代中學生的生活比較單一,大多流連在虛擬世界里,真正和社會接觸的機會不多;而為了應付考試,買了大量的作文范本書來背,故類似巧合很多,失去了作文本身的意義。 》作家教你作文 切忌假大空,莫把作文當負擔 為了更詳細地了解中學生作文之現狀,小記者特采訪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評委、著名詩人王家新老師。 小記者:王家新老師,您好。您作為新概念作文的評委,請您簡單評述一下現代中學生的作文現狀;您覺得現在中學生作文的最大問題在哪里? 王老師:現代中學生作文中,發現有靈氣的作文越來越少;而現在作文最大問題就是三個字:假、大、空。 小記者:王老師,您作為評委最希望看到怎樣的作文? 王老師:我認為,真實,有自己獨到的語言、個性和想法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小記者:王老師,您作為一位資深的作家和評論家,在作文,這個讓學生們頭痛的問題上,請您給同學們一點建議。 王老師:其實作文并不可怕,只要同學們把寫作文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并能夠注意觀察身邊的一些小事,便能積累素材,寫出好的文章!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中學生作文:抄書泛濫 抒情感瞎編家人死光
·兒子異地讀高中 父親3年發10萬字短信“陪讀”
·“莫言”效應發酵至校園 成中學生備考“關鍵詞
·福建高中學業基礎會考考務費收費標準確定
·浙江高校牽手高中開設先修課 學分可帶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