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有云:“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看來圣人自古就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要謹言誠信,要愛護民眾,要平和仁愛,如果有余力的話,再去學習知識。可是現代人好像把順序搞反了,把書本知識看得比素質教育重要得多。至此,我不禁就問了:素質,你去哪了? 堅固的現代公路上,一位女嬰已奄奄一息,等待她的只有死亡。十多個行人、司機的視若無睹讓我心寒,中國人這是怎么了?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冷漠無情了?素質,你去哪了?陳賢妹是我不想看到的十分之一的希望。道德素質同經濟水平、國防科技一樣也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準之一啊,為什么大家就把它棄擲一邊不理不睬呢? 醫療設備完善的現代大醫院里,一位老人指著救了他的人說道:“就是他把我撞倒的。”我的心隨著“英雄”的心碎了。“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什么要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呢?當“英雄”落寞地走出法庭時,他說:“我再也不想當好人了。”世道已經把好人逼成了一個無血無肉的行尸了嗎?素質,你去哪了?難道要讓我在那個悲傷的背影中尋找嗎? 于是有人跳出來大叫:“你只會推翻,不會建立。有能力的話,你教教我們啊!”誠然,我不是個有能力的人,說句空話,那便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像郭明義只是“順手”獻血挽救他人生命,就像吳斌只是“順手”把車停穩在路邊,就像張麗莉只是“順手”把兩個學生從車輪下推開。于是該人又跳出來大叫:“那些事我們不一定遇得到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無所謂大小。把一個亂棄于地的飲料瓶扔進垃圾桶難道不是做好事嗎?于是該人不再跳出來大叫,我想他應該是去做好事了。 素質,你去哪了?我想,在未來我再也不必尋找,因為抬首便是。 最后講個故事,聊作結尾吧。在臺北的商場中,有句標語“內有監控”,你們猜,下半句是什么? “請時刻保持微笑!”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商無品 莫談牌(中學作文)
·素質 你去哪兒了?(中學作文)
·有你同行(中學作文)
·最佳“損友”(中學作文)
·風景(中學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