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學被眾多學校和家長熱捧。昨天在復旦附中舉行的相關研討會上傳出消息,本市復旦附中、光明中學、金山中學等3所高中,試點引進臺灣版的國學教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輔導讀物。 據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課多年來一直是臺灣地區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以儒家經典《四書》為主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在臺灣地區家喻戶曉。今年暑期,中華書局將此教材引進,保持主體框架和內容,對部分實例進行替換,修訂為《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從新學期開始在京、滬、穗等30多所高中試用。 近年來,本市不少中小學開設“國學”課,有的還編寫了相關的校本教材,緣何要從臺灣引進教輔書?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說,目前中小學語文課中雖然有部分傳統文化的經典篇目,但散落在各處,難成體系。而如果直接把“四書五經”原文引進課堂,中小學生往往“囫圇吞棗”,無法真正理解、消化。以臺灣教材為基礎修訂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不僅比較系統全面地展現了傳統經典的面貌,而且注重了“與時俱進”—供小學生學習的篇章改寫為白話文,設置“今人今事”欄目聯系古今,還添加了相關的外國名人格言等,以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這套教材在臺灣風行60年,很多方面值得借鑒。”(記者 李愛銘) (解放日報 李愛銘)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上海3所高中試點引進臺灣版國學教材
·廣東部分高中將試用臺灣國學教材
·剛進中學12歲女孩被確診白血病 父親發微博求助
·臺灣師生為大陸高中試用臺灣國學教材支招
·杭州棋類特長生今年首次納入高中特長生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