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林露)記者今天從上海市教委獲悉,近日出臺的加強高中生志愿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高中生志愿服務納入課程計劃,每位高中生將參加不少于60學時的志愿服務或公益勞動,學生社會實踐信息將在統一的電子平臺生成客觀記錄,作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要指標,成為高校招生錄取參考。為此,上海已建立起了1514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項目)。 該意見是上海實施高考(精品課)綜合改革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配套上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的重要規范性文件之一。此前,社會上對于“學生完成志愿服務學時”存在一些擔憂,主要擔心一部分社會能力不強的家長無法給孩子找到合適的志愿服務崗位。本次實施意見的出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家長的擔憂,因為“60學時志愿服務”的責任主體現在被確定為“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 據了解,自2015年4月底以來,上海花大力氣搭建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推進高中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截至2015年底,256所高中全部在電子平臺注冊,高二學生中已有91%參加了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累計32萬余人次。 (人民網-教育頻道 林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上海高中生志愿服務計入課時 高招錄取時可參考
·河南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4成中學生有心理問題
·登上《紐約時報》的中國中學生英語作文
·上海56所高中收舉報信:部分教師在機構補課
·洛陽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1月9日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