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6月17日電 (記者馮武勇)在日本,大學生就業是一門綜合工程,學生、學校、企業、就業指導機構等角色各司其職,求職、就職流程基本制度化,這些為保障大學生穩定就業和企業用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大學一般都在春季入學和畢業,與日本企業最重要的財務決算和人事調整期基本一致。無論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還是類似大專的短期大學和高等專門學校,學生一般在大三學期過半的秋冬時節開始準備找工作。屆時,大學和民間的就業培訓和指導機構開辦的各類“就職講座”、“就業塾”就會迎來一批批學生。講師們會從企業信息收集、求職書面材料準備、面試禮儀和要點等進行詳盡輔導。日本學生求職服裝高度統一,服裝連鎖店一到求職季節,都會應季推出針對大學生的西服套裝。 從大三學期的11月開始,一些沒有加入“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的企業陸續開始舉行筆試、面試等招聘和錄用活動。到第二年的2、3月,也就是大三最后兩個月期間,根據經團聯的相關協定,加入該組織的日本主要大企業開始舉行公司說明會等活動,向有興趣的求職大學生介紹公司年度招聘計劃、工種、職業要求、考試條件等。經團聯是日本最有勢力的經濟組織,成員企業約1600多家,基本囊括了日本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 這一期間,求職學生會“貨比三家”,同時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興趣確定準備參與應聘的企業名單。4月1日起的一個月內,也就是學生進入大四后,經團聯的企業開始正式招聘錄用活動,在5月黃金周前后,各家企業基本會確定了首批“內定者”。經團聯所屬成員企業的錄用高峰過去后,從5月開始,輪到地方企業、中小企業登場招聘,第一次尚未招滿錄用名額的大企業也會開始“二次招聘”。到了9月,一些企業會有“補充錄用”,招聘對象主要為在海外留學 () 的日本學生、公務員()考試不及格者以及已經部分辭退“內定”重新擇業的學生。 幾輪求職和招聘活動下來后,到10月1日,大多數企業會舉行“內定”儀式,已經確定的“內定者”與企業簽署的協議受法律保護,沒有特殊情況,將在第二年4月份畢業后進入公司。 從上述情況可知,“內定”是日本學生求職和企業招聘的主要渠道,也因此“內定率”是衡量每年日本學生就業形勢的最重要指標。 日本最大人才信息服務公司RGF上月30日公布的最新“內定”狀況調查顯示,2014年度畢業學生中,截至5月1日,“內定率”約40%,比去年同期的“內定率”增加了8.6個百分點,顯示今年企業用人形勢明顯好于往年。以早稻田大學為例,據早大職業中心介紹,已有大約六成明年畢業學生獲企業“內定”。在去年的求職活動中,截至去年12月,2013年度大學畢業生的內定率達到了75%,由于2014年度畢業生目前求職期間剛過半,預計到今年年底,日本大學生的整體“內定率”也有望高于上一年度。 (馮武勇)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校熱門專業就業預警發布 謹防畢業紅牌
·“內定”制確保日本大學生求職穩定有序
·聚焦美國高校就業服務體系
·大學畢業生就業仍首先考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
·全國高等教育發展與就業走向分析報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