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考結束后,朱夷本打算打工掙學費,但遺憾的是,他前后找了14份兼職工作,雖有兩次成功,但工作時間都不長。他希望農忙完后,能繼續踏入社會做兼職,親手掙得第一筆大學學費。 朱夷在棉花地里除雜枝。 記者 楊靜雅攝 這幾天高溫,每天天還沒有亮,18歲的朱夷就早早起床,跟著母親到棉花田里干活。朱夷說,之所以起這么早,是想趁著太陽小的時候,多干點活。 朱夷剛剛從蔡甸區漢陽一中畢業,高考()成績高達605分,被華中科技大學( 招生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農家孩子早當家,從小,他就習慣了在暑假里跟著母親下地,幫忙干農活。從兒時起,朱夷就熟悉棉花各時期的生長屬性,眼下正是給棉花除雜枝的時候,這工作比前期撒肥更繁瑣,要“慢工出細活”。尤其在酷暑,不能急、不能躁。 22日,武漢氣溫高達36℃,烈日下的棉花田里,待一會就渾身汗濕。朱家的棉花田一望無際,朱夷佝僂著腰的身影在地里隱約可見。他雙手撥開棉花苗,一株株地仔細檢查,看到雜枝就伸手拔掉,動作嫻熟,有條不紊。偶爾有一絲微風吹過,朱夷趕緊站起身、歇一會兒,擦擦額頭的汗水。 在高考結束后,朱夷本打算打工掙學費,但遺憾的是,他前后找了14份兼職工作,雖有兩次成功,但工作時間都不長。他希望農忙完后,能繼續踏入社會做兼職,親手掙得第一筆大學學費。 朱夷家境貧寒,父親雙腿行動不便,在一家汽修廠當油漆工,工作辛苦,收入微薄,母親視力不好,只能在家務農。父母把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節衣縮食送朱夷念書,就是盼望著兒子跳出農門。 605分的高考成績,讓朱夷一家欣慰的同時,更多的是對于大學學費的擔憂。 其實,早在高考開始之前,朱夷就暗下決心:考完后去父親的汽修廠打工,給自己掙點大學學費。 高考結束后第一天,朱夷跟隨父親到廠里,希望能求得一份工作,但廠里以重型機器危險,易發生安全隱患為由拒絕。隨后幾天,朱夷到蔡甸區的其他四家汽修工廠、服裝廠求職,但都因經驗不足遭到拒絕。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寒門學子欲打工掙大學學費 求職14次未果
·記者體驗應屆畢業生求職艱辛:工作經驗成門檻
·高校畢業生該如何應對求職困難?
·人才供求態勢逆轉 最難就業季逼問高等教育模式
·成都求職公寓:25元一天 晚歸開門收費100(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