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考場里“奮戰”,家長們在考場外“緊張”,這再平常不過。可是,今天下午杭州九中考點有這么一群家長,因為兩天都在同一個地方陪考,他們不僅“混熟”了,而且“聊嗨”了,還一起合影,搖一搖加微信,相約考后大家帶上孩子再聚一次! 下午開考后,守在考場附近的記者就聽到不遠處陪考的家長群里傳來一陣“哈哈”的笑聲。看到記者走來,有位家長說:“喏,他帶了相機,要不我們讓他幫忙合張影吧”!話剛說完,周圍的家長們就拍起手來,稱贊是“好主意,快點兒拍”。 原來,這群家長里有兩個特別幽默的人,一個是趙先生,一個是陳女士,他們在一塊聊天笑話不斷,吸引了身旁的家長也參與了進來。高考()期間,因為孩子都在一起考試,大家都在同個地方等著,越聊越熟,最終成了“好朋友”。 “你是兒子,我是女兒,這么有緣,干脆我們結成親家算了……”許女士剛說完,身旁的趙先生就笑彎了腰。原來他們今天聊熟了才發現,他們的孩子已經有十年的“緣分”啦——小學三年級起就是同班同學,高考也在同一個考點。 還沒認識之前,很多家長都會在開考后回賓館休息一會兒,但今天,“大家都想在一起好好聊聊”,“吐槽”培養孩子過程中的煩惱,互相安慰,講講笑話,舒緩下緊張情緒。 一直聊到下午4點半,考試就要結束了,大家都有些戀戀不舍。趙先生提議大家加一下微信,建個群,今后可以多聯系,多聚聚,大伙兒都同意了。不過“微信群”建好后,起什么名字呢?王先生說,干脆就叫“門與路”,今年高考作文就是這個;最后還是最幽默的趙先生提議的“九中門口”,獲得了一致認可,因為口語化,很貼心。 大家互留了電話號碼,相約考后“一定要再聚一聚”,到時要“帶著孩子一起來”。(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鵬)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推英文版《舌尖上的北大》 美女解說校內美
·“無臂男孩”腳趾答題 稱發揮正常目標一本
·天津投放市屬高校100個招生計劃定向招收農村學
·江西奪刀考生稱“考不好就出去打工” 不復讀
·評論:高招“分批次錄取”公平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