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圖 CFP供圖 1月7日,星期一,一個中國大多數單位內部開會的忙碌日子,11位中國知名高校的負責人卻放下校務,走出校門圍坐在一起,談論著一個高等教育領域相對冷門的話題:體育。 今天,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福建師范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云南師范大學、西藏大學這11所高校亮出了包括黨政一把手在內的豪華陣容,齊聚中國青年報社,參加“體質不強 何談棟梁——加強高校體育工作座談會”。用現場一位體育老師的話來說,“很難見到有這么多名校的校長、書記找一個專門的時間來談體育!” 宅男增多 高校不能推卸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一發言便說這是他作為大學校長“最愿意參加的會”。這位年輕的60后校長說,體育對大學校長而言“到了必須抓的時候”,他援引黨的十八大報告稱,要實現兩個百年的中國夢,青少年一代的體質是必須要過的一關。 現實卻不容樂觀—— 2010年中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顯示,與1985年相比,大學生身體素質25年一直在下降,肺活量下降近10%。浙江大學校長楊衛還給出一個令他“揪心”的例子:學生越來越宅了,運動場上的人少了,玩網絡游戲的人多了,以至于“浙江大學中雖然有像孫楊這樣的體育健將,但是很多同學作為偶像人物崇拜的,卻是一位全球電子競技的總冠軍”。 在談及這些問題時,不少人將矛頭指向了基礎教育,甚至提出了“體育搞不好,基礎教育是罪魁禍首”的說法。也有相應的事實依據,如會上被提到了這樣一個細節,開學典禮上,站在第一排的一個女生,站了10分鐘,摔倒了,還把兩顆大門牙摔掉了。校方后來了解到,這位新生入學體質測試時就沒及格。 的確,如不少研究體育的學者所言,大學生的孱弱體質并不是“無根之木”,中小學應試教育造成“先天不足”。然而,這些并不能成為高校輕視體育的借口。 大學是學校教育的最高階段,大學校長是整個中國教育生態鏈中最后一道門的“把關人”。如果學生在進入社會時,仍未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又將如何擔得起實現中國夢的重任?一些與會的高校領導也意識到,不管再怎么說“體育搞不好,基礎教育是罪魁禍首”,高校領導和體育之間都有一種“義務”關系。 今天的會上,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更是毫不客氣地指出,要認識到高校在解決大學生體育教育工作這一薄弱環節中的責任,他說,“只有高校自身認識到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應負有的重要責任,我們才能更有創造性、更積極、更主動地開展改進工作。”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志愿填報勝經
·北京異地高考落實難 兩個北京家庭“戰爭”不斷
·宅男增多高校不能推卸責任 體質不強何談棟梁
·浙江異地高考新政出臺 專家解讀實際影響
·南科大將在浙招生20人 測試智商不涉及應試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