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劉利民提到,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昨天,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透露,我國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已制定完成,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方案,我國將推行基于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高考中將減少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以及外語一年多考等方式。 劉利民還提到,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消息一出,引發各方熱議。不少學生和校長對《法制晚報》記者表示,會考掛鉤高考、“一門一清”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壓力。教育專家上午表示,組織學業水平測試的權力應下放,最好由一個剝離出政府和學校的專門社會組織來操作,以此保證錄取的公平。 方案 推行綜合評價 高考掛鉤會考 劉利民表示,根據方案,我國將推行基于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高考中將減少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以及外語一年多考等方式。 針對新方案的實施時間,劉利民說:“考試招生有一個基本規律,就是三年早知道。”這意味著,如果新方案明年能正式公布,最快也將于2017年實施。 學生 每科都得考好 感覺負擔更重 得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與高考掛鉤后,就讀于海淀區某高中高一的小趙感覺學習壓力更大了。他認為,這讓所有科目的成績要求都會變得更高,哪一門不上心,得不到好成績就可能被所報院校“拋棄”。 “我的政治和歷史比較差,本打算考個合格就不用管了,這下還得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兩門上,爭取向優的方向努力。”小趙說,不能因為個別科目成績不好影響到上大學。 與小趙有著同樣想法的高中生還不少,記者隨機采訪的幾名高中生均認為,學業水平考試與高考掛鉤后,會給他們帶來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 校長 會考變小高考 升學壓力增大 匯文中學校長郭杰表示,將會考成績與高考掛鉤,此前江蘇省已經開始嘗試。根據觀察,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讓會考成為“小高考”,不僅沒有起到真正給學生減負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升學壓力。 不過,郭杰認為,從此次改革來看,國家的想法是好的,具體的操作還需要更加細化的方案來支撐。 會考掛鉤高考 學生壓力會減小 學習進度各不同 誰來組織考試 “一門一清” 避免一次考三年 方案 劉利民說,要實行“一門一清”,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避免學生高中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學習內容。要增強考試的統一性和嚴肅性,主要考查學生高中學業的完成情況。 學生 高三才會結課 會考高考接力 據了解,目前不少省市已將原來在高三組織的會考提前挪至高二,保證化學、物理等學科在高二學完即考。不過,本市部分高中在高三階段仍有新課程要上。 對此,小趙說,按照“學完即考”的規定,他可能會在高三先進行一輪幾乎所有科目的會考,然后再進行高考。這樣一來,學習壓力將更重。 校長 統一安排會考 高考復習壓縮 北京京源學校校長白宏寬告訴記者,按照目前教育部規定的高中課程標準,高中所有課程結束時間為高三第二學期初。按照這一規律,除了英語不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外,其他科目都將加入會考。如果國家統一安排學業水平考試,這就意味著,高三學生在距離高考還有3個月的時候,還要進行8門科目的會考。 各校自主命題 評判有失公平 匯文中學校長郭杰表示,本市以往都是按照統一的學習進度進行會考,一般在高二的暑假前,歷史、地理等科目就已經結束會考,在高三的第一學期再進行語文、數學和外語的會考。 郭杰認為,如果按照“一門一清”的思路,到整個課程都結束時統一安排考試,勢必會給學生增加壓力。如果各學校根據自身學習進度組織考試,學校自主命題,那么就會存在各校考試難度和評判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這也會有失公平。 專家 為保證錄取公平 可由第三方操作 北京教科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桑錦龍上午表示,教育改革涉及課程和學業評價的內容還需要在對一些擔憂進行綜合考量后,再制定出具體的任務圖、時間表等。 桑錦龍稱,劉利民副部長所講的高考改革方案只是一個框架,“以后,文理不分科之后會被什么方式取代,目前還看不清。目前采用的學年制,會不會向學分制轉換,我們也沒有看到。” 桑錦龍認為,如何推進學業評價還需要完善細則。對于學業考試由誰來組織的問題,桑錦龍認為,應該由一個剝離出政府和學校的專門的社會組織來進行具體的操作,以此保證錄取的公平性。(記者 武文娟) (法制晚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新一輪“高考改革”須兼顧效率和公平
·“文理不分科”的前提是減負
·高考改革動真格不光是分科問題
·改革高考貴在打破“一考定終身”
·學業水平考試將掛鉤高考 學生擔憂稱壓力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