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劉利民提到,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昨天,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透露,我國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已制定完成,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方案,我國將推行基于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高考中將減少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以及外語一年多考等方式。 劉利民還提到,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優勢,自覺選擇部分等級性考試科目來參加考試,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避免畢業時“一次考三年”的壓力。 消息一出,引發各方熱議。不少學生和校長對《法制晚報》記者表示,會考掛鉤高考、“一門一清”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壓力。教育專家上午表示,組織學業水平測試的權力應下放,最好由一個剝離出政府和學校的專門社會組織來操作,以此保證錄取的公平。 方案 推行綜合評價 高考掛鉤會考 劉利民表示,根據方案,我國將推行基于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高考中將減少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以及外語一年多考等方式。 針對新方案的實施時間,劉利民說:“考試招生有一個基本規律,就是三年早知道。”這意味著,如果新方案明年能正式公布,最快也將于2017年實施。 學生 每科都得考好 感覺負擔更重 得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與高考掛鉤后,就讀于海淀區某高中高一的小趙感覺學習壓力更大了。他認為,這讓所有科目的成績要求都會變得更高,哪一門不上心,得不到好成績就可能被所報院校“拋棄”。 “我的政治和歷史比較差,本打算考個合格就不用管了,這下還得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兩門上,爭取向優的方向努力。”小趙說,不能因為個別科目成績不好影響到上大學。 與小趙有著同樣想法的高中生還不少,記者隨機采訪的幾名高中生均認為,學業水平考試與高考掛鉤后,會給他們帶來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 校長 會考變小高考 升學壓力增大 匯文中學校長郭杰表示,將會考成績與高考掛鉤,此前江蘇省已經開始嘗試。根據觀察,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讓會考成為“小高考”,不僅沒有起到真正給學生減負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升學壓力。 不過,郭杰認為,從此次改革來看,國家的想法是好的,具體的操作還需要更加細化的方案來支撐。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新一輪“高考改革”須兼顧效率和公平
·“文理不分科”的前提是減負
·高考改革動真格不光是分科問題
·改革高考貴在打破“一考定終身”
·學業水平考試將掛鉤高考 學生擔憂稱壓力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