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處處從孩子的視角進行設計,呈現了比較鮮明的直觀性、生動性。我校環(huán)境建設表現出的“三個多元”:色彩多元、形式多元、內容多元,以滿足孩子的心理和發(fā)展需求,學校的四個樓層、四種顏色、四個主題:綠色調的人與自然、藍色調的人與科技、粉色調的人與藝術、黃色調的人與資源。試圖從這個小小的窗口讓孩子感受和諧的思想、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如一樓樓道的墻壁上畫著綠色的綿延起伏、一望無際的漫坡,預示著生命力最強的小草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勃勃生機,使學生在感受綠色給我們帶來的美的同時,感悟要保護大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二樓樓道的墻壁上畫著藍色的大海和映在海中的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遼闊無際的大海在訴說著:待人要有海一樣的胸懷,和同學相處時更要寬容……那海中的小星星就是孩子們,每一顆星星都會在不同的位置上,發(fā)出自己最最閃亮的光芒,發(fā)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其二,讓孩子參與設計、建設,提供建設主題的內容,成為環(huán)境的主人。讓每一面墻壁都能說學生聽得懂的話,讓智能強項不同的學生說自己能說的話。各個教室內部每兩個同學擁有一條展示線,可自由選擇展現自己的得意作品。其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其三,環(huán)境是學生自主互動的場所。“以節(jié)約資源為本”體現在具體點上是:尊重資源從節(jié)約資源做起,從節(jié)約身邊的資源做起,堅持樸實無華、最少投入最大產出。從學校各處的局部建設來說,更是注重將“一物多用,物盡其用”的種子種在學生的心里;廢舊的掛歷紙、丟棄的月餅盒、水瓶蓋、用過的吸管等等,都變成了樓道和室內宣傳欄、學生成長展示園地的裝飾素材。孩子們從中懂得了節(jié)約資源是尊重,節(jié)約資源是智慧,節(jié)約資源是創(chuàng)造。 其四,環(huán)境成為學生課程資源。我校“北京特色文化樓”始終都在不斷地變化中,本學期瀝粉畫、版畫、十字繡校本課程中的學生作品都成為學校環(huán)境的新增部分,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老北京文化特色,體現學生自己能說自己的話;就一個主題內容的建設,體現對學生智能差異的關注,展示了學生繪畫、手工、論文、攝影、電腦制作不同方面的學習成果。我們在樓道的空地,新建成了小小的“夢劇場”,完全模擬舞臺的樣子,有三層不同顏色的幕布,有燈光等等。不一樣的是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隨時登上這個矮矮的小舞臺,去實現自己童年的夢想。望京新城、望京科技園兩個校區(qū)的開放的科技大廳和全面開放的小小科技館更使孩子們平添了無窮的樂趣。 在實踐中我們也體會到,最難得的是莫過于把“尊重”的理念真正落實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對學生差異的尊重,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探究學習之樂”,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收獲。根據實際問題,我們把課堂中的尊重文化再次具體為:五個“讓”:目標讓學生明確,問題讓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規(guī)律讓學生發(fā)現,學法讓學生歸納。這幾個具體的目標對轉變教師的觀念與教學行為起到了很好的導引作用。 核心理念課程化理念課程化,就是把尊重的理念體現在課程的開發(fā)、建構上和學生對課程的選擇上,使理念更具有實踐性和直觀性,可以使核心理念充分外顯、凸現。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中國家長持證上崗 國內第一所家長教育學院誕生
·柤雪媛:讓尊重成為一種文化
·王世元:教育文化要以孩子生命生長為根本指向
·朝陽教育實踐者為我們提供了素質教育優(yōu)秀樣本
·教你如何戰(zhàn)勝英語學習的“三分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