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幾番波折,東莞市小升初招生政策終于在今年4月份塵埃落定—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東莞市各民辦學校將全面取消小升初筆試考試,而采取面試等方式進行招生。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倪佩敏 經過幾番波折,東莞市小升初招生政策終于在今年4月份塵埃落定—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東莞市各民辦學校將全面取消小升初筆試考試,而采取面試等方式進行招生。記者走訪發現,從開學以來有關2015年小升初的話題再度熱了起來,小升初新政的“突然一擊”令很多東莞的家長和學生憂心忡忡,不少市民表示不知如何接招。 現象:家長學生“hold不住” “我們從去年就開始準備了,現在卻突然說要取消筆試。面試和筆試不同,方向和標準要怎么把握呢?”家住東莞萬江的鄭女士透露,為了讓女兒能上重點中學,她們已經備考一年多了,突然的政策變動讓自己和孩子都有點無所適從。 和鄭女士一樣對小升初政策表示惶恐迷茫的家長并不在少數。“東莞小升初的政策已經調整很多次了,雖然現在確定明年取消筆試,但面試的錄取方式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孩子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梁先生對目前政策的未知性表示擔憂,“問過學校的老師,他們也給不了具體的指導和建議,希望可以聽到官方、明確的說法。” “現在名校優質學位競爭很激烈,學校的信息卻有點滯后、不夠對稱,很容易導致孩子失去升學的機會。”家住東城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像一些名校的“小道”招生信息、孩子升學備考事項,他們有時反而要依靠教育輔導機構才能獲得。 記者了解,政策的變動也讓不少家長對選擇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持觀望態度。“民辦學校的學費高,公辦學校大多數離家里比較近,也不用交學費,但是聽說學風和中考成績沒有民辦學校的有保障,”一位受訪的家長表示,自己還不確定要給孩子選擇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到時候也要看民辦學校的面試招生方式和錄取公平性,見步走步吧。” 除此之外,小升初政策的不斷調整帶來的連鎖反應也受到一些家長的質疑,不少家長表示對面試公平性“有點擔憂”,建議升學政策的調整要根據片區的實際情況而不是“一刀切”。 學校:公民辦爭奪招生先機? 2014年是東莞市小升初招生改革的過渡期,民辦學校仍然允許進行小升初筆試,但從明年開始,民校將用面試等方式全面取代原先的文化性考試進行招生。據了解,自從有了去年小升初改革的前奏,今年的政策變得更加飄搖不定。業內人士預測,“為了爭搶最優質的生源,學校在和教育部門斗智斗勇,而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也在斗智斗勇。” 從目前透露的風聲看來,東莞不少教育人士預測,下一輪的小升初民校招生可能會來得更早。有多年民辦學校從業經驗的陳老師表示,“雖然教育部門曾強調提前招生者無效,但在去年甚至是前幾年已經有過民辦學校公開提前招生、圈定生源的情況。 與民辦學校相比,公辦學校在生源方面也是“愛才心切”,希望通過各種方法搶得招生的先機。東莞某公辦學校負責人稱,不排除向教育部門建議將電腦派位時間前移至民校面試之前。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操作難度和時間不允許,加之會發生大量的“轉學”現象,電腦派位提前不太可能實施。 教育專家表示,如何協調公校派位和民校招生的先后關系、如何兼顧學生公民辦學校的雙向選擇問題等,這些教育公平都是不可忽視的。“公民辦學校混戰或許無法阻擋,但希望教育政策能盡早公布,給備考中的家長和學生一顆‘定心丸’。” 支招:學習面試兩手抓 每年的東莞市“小升初”招生政策,總像是一場無法預料的強臺風,知道它的殺傷力很強,但卻不知吹向何方,會在哪里登陸。為了應對這場始料未及的“災害”,家長和學生除了時刻關注政策動向,還應該及早做好準備。東莞小升初資深老師認為,今年小升初,學生要做兩手準備,堅持面談技巧和文化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面試—貴在實操 2015年小升初最大的一個疑團是民校招生如何改革;民校面試如何進行、會不會提前。那么,取消筆試后民校會用什么標準來招生?專家表示,民辦學校將以“免試”為原則,根據辦學特色與需要,合理設置招生范圍,并采取面談等方式,選擇符合學校辦學特色的學生。 記者從東莞相關課外機構了解到,為了適應民校小升初從筆試改為面試的變化,課外輔導機構已開始有所動作,小升初講座、模擬面試等活動先后開展,為學生家長提供一個“練兵”的機會。 面試考查的內容五花八門,家長和學生該如何備考呢?卓越教育小升初專家老師認為,面試備考應緊抓一條原則—把握規律,以不變應萬變。“面試功夫在平時,建議備考學生平時注重積累和練習。” 據了解,今年東莞有兩所民辦學校首先采用面試形式招生,有相關老師們總結出學生在面試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硬傷”。其中包括:過于緊張,肢體僵硬;聲音小,與考官無眼神交流;臨場應變能力不強;表達混亂,思路不連貫,邏輯不清;不熟悉面試形式等。針對這些問題,專家建議備考學生多參加面試訓練,積累面試經驗;將知識點鞏固到位;平時培養答題思路和答題習慣等。 此外,備考學生還應該掌握一些在訓練時能派上用場的面試技巧要領。比如,若要求自我介紹,需重點分明,在一分鐘內令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儀態,大膽與考官進行眼神交流;回答題目時語言應完整;對老師的提問展開來說你的看法;口頭解答數學題目應在腦海中建立數學模型,形成解題思路;口頭作文在腦海中應形成作文脈絡框架搭建等。 有多年教育從業經驗的吳老師認為,小升初招生政策尚未完全落定,家長唯有積極面對,方可制勝。“建議家長開始幫助孩子加強學科備戰,積極應對面試。同時,也要及時關注政策的變化和各路信息,避免錯失機會。” 學習—不可荒廢 “不管政策變動如何,名校在選拔學生的時候,平時在校考試成績都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甚至是能否報名參加面試的入場券。”星火教育老師建議,備考文化課時要在吃透課本的基礎上做適當地拓展。 語文方面,涵蓋的內容包括字詞、句型轉換、修辭手法、古詩詞背誦及理解運用、閱讀、作文等。由于需要復習的內容多而零散,建議學生用一個月的時間學習新知識,梳理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網絡。除此之外,應該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將時間分散安排到各個板塊當中。不同板塊的復習方法及策略要有所不同,比如字詞復習不需要整塊的時間,可以每天抽出5分鐘進行聽寫。而由于招生方式的轉變,在各類作文訓練方面則應該開始著重訓練口頭表達。此外,學生可以利用寒假的時間來檢驗復習成果、查漏補缺。 數學方面,學生應該權衡好新知識的學習及舊知識的復習,建議學生將上學期大部分時間用于新知識的學習。首先,學生應該牢固掌握六年級上學期所學新知識,做到無知識點遺漏,無知識點不通,與此同時加強課外知識拓展知識學習,重點掌握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濃度問題等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側重復習六年級上冊分數、百分數、比的計算及應用,鞏固圓的周長及面積計算公式及運用,爭取在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若學有余力,學生可以著手復習整個五年級知識及六年級上冊知識,重點復習一些較易錯的知識點及較難的知識點,簡便計算題目力求做到能夠口算得出答案。 英語方面,建議學生利用上學期一半的時間來學習課本知識,分專題認真復習小學階段語法知識,并做對應的練習。完成之后,再用剩下一半的時間對小學階段的單詞進行兩輪復習。“英語閱讀理解中往往會涉及到初中的若干單詞,這些需要做適當的拓展。”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小升初新政取消筆試改面試 家長學生hold不住
·廣州叫停備受爭議10年小學生午休費 家長仍困擾
·北京發布中小學校健康食堂標準 一周食譜不能重
·江蘇小學生每天都將有體育課 體質狀況和升學掛
·不能打傘,必須穿雨衣上學? 小學“禁傘令”引
|